那麼此時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等待。
原地等待。
等著迷宮將出口的大門送到自己面前。
一次變化只有30秒,只要足夠有耐心,總能出的去。
但是她不是什麼有耐心的人,祝昭看向角落裡的紅蓋鱗毛蕨,此時它的葉片已經有些微微泛黃了。
比起等待,她更傾向於主動出擊。
比如,在看似雜亂五章的變化中,找到潛在的規律。
30秒之後,內景變化,鬱鬱蔥蔥的花園變成了蕪雜的庭院,身旁無風,祝昭數著數字快步閃身往左邊拐去。
左邊的甬道狹長逼仄,祝昭走過了30秒才走到盡頭,右邊的路封住了,祝昭只能拐向左邊,走進去,她看到了一片籬笆圍起來的大型的蓮座蕨,滄桑古老,葉片整齊優美,可以稱得上藝術品。
不是這裡。
祝昭只看了一眼便立刻閃身出來,快速往回跑去。
30秒倒計時開始,祝昭穿過甬道,在定格的短短30秒內回到了荒蕪的庭院,時間一過,石牆在面前移動。
祝昭站在原地,親眼目睹著面前的光禿禿的石牆經過平移和旋轉變成了一片高聳的籬笆。
和蓮座蕨的空間內一樣的,籬笆。
外圍牆壁是逆時針旋轉的,而內景和氣候的變化則是隨機的。
不管迷宮是什麼形狀,出口只會出現在外圍的牆壁上。
迷宮有多大她不知道,同樣的門什麼時候迴轉會這裡她不知道,或許是幾分鐘,幾十分鐘,亦或者是幾小時。
時間拖的越長對她越不利,祝昭神色一凜,她想,她應該知道怎樣找到出口了。
「出即是入,入即是出。」
第5章 春光動植物園(四)
風聲呼嘯,捲起地上紛亂的落葉,祝昭往前走,踩過的落葉吱吱作響。
從最開始金絲蕨就給了她一個錯誤的心理暗示,比如遊覽完畢的入口處。
這句話下意識的將入口和出口歸為兩個不同的點,而迷宮內部有一條路線可以通向那個所謂的出口。
但是實際上,如果入口和出口是同一個,那麼通過迷宮的移動和內景的變化同樣可以達到遊覽的目的。
有規律的,畢竟蕨類植物就是一種有規律的,生長的規規矩矩的植物,獨特的分形藝術的美感和古老悠久的歷史也讓它們成為自然界獨樹一幟的藝術品。
祝昭停在了庭院的中央,等待這一個30秒過去。
眼前的景象再次變換,石牆、水池、軟樹蕨、霸王蕨等大型蕨類植物幾乎將祝昭團團包裹住了。
四圍是光禿禿的石牆。
確定了這一點,祝昭扶了一下牆壁,閃身向右邊拐去,還剩十幾秒,她必須搶在時間結束前站在下一個外圍的空間內,以此確定外圍的石牆確實是逆時針旋轉的。
內部的路線變了,變得曲折混亂。
祝昭在跑,同時腦海里生成路線,前面的路被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