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價格的下降,也終於在幾個月後,影響到了海州這個經濟不發達的偏小型城市的紡織品行業。
紡織品大降價實際上受兩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國際紡織品市場的大蕭條,導致價值下跌,且很多本來出口歐美的大訂單被取消,只能出口轉內銷,影響了國內紡織品的庫存;第二是隨著國內紡織工業的發展,還有「價格雙軌制」制度的實施,導致國內很多紡織廠都在加班加點地搞生產,而市場所需有限,就造成了如今紡織品積壓的情況。
國家今天10月份又出台了限制紡織品自行降價賣出的規定,積壓品就更賣不出去了。
海州紡織廠是國內無數家紡織廠的縮影。因沒有預估到紡織品會降價,盲目購進原料,擴大生產,而後,因為商品積壓賣不出去,下游產業無法回款,導致海州紡織廠也無法給上游供應商結款,形成了三角債。
導致供應商不再供應原料,海州紡織廠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坐吃山空。
海州紡織廠領導這陣子天天跑海州市委和市政府,想要政府幫著解決問題。海州□□和市長沒有辦法,只好合計了一番,將海州廠有些規模的企業領導人都召集起來,幫紡織廠一把。
說是幫忙,但誰都清楚,這就是攤派任務,每家購買些紡織廠積壓的庫存,就是解決紡織廠現在難題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秦今朝和沈岳良自然也早預料到了,兩人來之前商量過認購的數量,正好可以當做職工們年末的福利。
海州化肥廠一表態,□□的緊繃的臉色立刻一送,臉上露出笑容。紡織廠的劉書記更是朝著沈岳良和秦今朝直拱手,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
沈岳良笑:「劉書記,咱們是親家,幫你也是幫我們的職工,道謝的話不用多說,跟我們廠多舉辦兩次聯誼會就行。」
據上次工會統計,嫁到海州廠的紡織廠女職工有小百人了,說是親家,一點都沒說錯。
秦今朝見沈岳良開了口,便沒再說話,只在一旁微笑,附和著點頭。
劉書記忙說:「一定,一定,海州廠條件那麼好,我們紡織廠的姑娘都想嫁過去呢!」
有了海州廠帶頭,其他工廠、單位也都紛紛認購。
這麼一來,就把紡織廠所有積壓的庫存都消完了,可這種事兒,也就只能幹這麼一次,解決了眼前問題,紡織廠的劉書記樂呵了一會兒後,將各家企業的領導客客氣氣地送走後,愁容又掛在臉上。
因為剛剛劉書記特別叮囑,讓他晚一會兒走,說是有事要跟他說,秦今朝便沒著急走,見他把人都送走了,才走向了他。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往樓下走。
劉書記嘆口氣,說:「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就是國有工廠也不保險,貨物賣不出去,廠里發不出工資,早晚得關門歇業。就以前,我們廠生產的的確良,小花布,棉布,大姑娘小媳婦都搶著要,三張工業券才能換來一尺布,就這,還經常賣斷貨。市供銷社的主任,得求著我們加班加點生產,這怎麼一下子沒人要了呢?」
秦今朝笑著,心裡頭卻不以為然,這有什麼想不通的呢,但凡多看看報紙,多看看新聞,也能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紡織廠有這樣的書記,閉門造車、耳聾目澀,也難怪會落到這樣艱難的境地。
他跟紡織廠的廠長打交道更多些,那位廠長年輕,有想法,有幹勁兒,可惜,廠里的生態比當初的海州廠還要惡劣些,廠長的權利有限,幾乎就是這位書記的一言堂。
這位書記有著他這個年齡段領導的通病,固執、自以為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抱殘守舊。
對於這樣的人,秦今朝跟他只是保持著表面上的禮貌和親切,但絕對不會深交。
他附和著說:「是啊,這世界變化太快了。」
劉書記深深嘆口氣,說:「秦廠長在海州廠搞的那些改革,我非常欽佩,能不能給我們紡織廠也把把脈,開個藥方?」
秦今朝內心裡頭冷笑,心說,還真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他跟紡織廠廠長深入交流過,知道他提了很多關於紡織廠改革的建議和想法,卻通通都被這位書記束之高閣,半點也沒有採納過。
提議包含了改進生產、染色工藝,豐富面料、增加花色,像粵省、港城的產品看齊,跟上國內流行趨勢,還有增加成衣產品等等,在秦今朝看來,是改變紡織廠現狀,以及以後長遠發展,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於紡織廠來說,最重要不是請外來的和尚念經,而是讓這種阻礙工廠發展的老領導趕緊退居二線,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上位,否則,紡織廠只有關門倒閉這一條路可走。
不過,秦今朝之前在燕市,已經得到確切消息,明年,也就是83年,就要正式開始實施廠長負責制了,但肯定是先要在首都、滬市等大城市,還是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等輪到海州紡織廠這個市屬工廠,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也不知道海州紡織廠能不能頂到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