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漁奪過手機,把那兩條消息記錄刪了。
她轉移話題:「對了,你們知道連強健被殺一案嗎?」
她在網上搜不到詳細的內容,只知道他死了,兇手沒被發現。
宿游和傅松聲都不了解,他們一個是警校生,一個還在當狙擊手。
於是他們看向年長的任義,任義聽她談到這個案子,他點頭:「我知道,當時我正在首都進修,正好碰上了。」
「報案人是霽教授,他認為是買兇殺人。」
買兇殺人?怎麼可能,她明明看到了連珩玉。
「沒有查他的兒子們嗎?」
任義:「他們都不在首都,他的長子連珩玉甚至在國外。」
因為和連強健有仇的人都有不在場證明,所以大家一致認同霽教授的推論——有人買兇殺掉了連強健。因為沒有抓住那位殺手,所以至今沒有破案。
啊?國外?
夏漁瞳孔地震:那她看到的是誰?
*
拋開連珩玉的事情,當務之急還是教唆案。
根據側寫,大家整理出一個名單,都是和平市乃至全國排得上名號的大人物。
裡面的人數眾多,需要警方一一摸排。
夏漁分到了一些人,全是她認識的。
霽恣青的名字也在。
傅松聲解釋說:「公平起見,霽教授對此沒有意見。」
既然本人都沒有意見,她就不擔心了。正好她也很在意他的身份。
不過在此之前,她先去看了陳年舊案。
那天柯憶的話給了她啟示,和平市一周一次案件的頻率或許會留下很多尚未解決的案件。夏漁從裡面把它們找了出來。
同事給它們分了類,有殺手犯下的案件,有黑惡勢力那邊混戰產生的案件,有知道兇手但他們早已逃往國外的案件,剩下的就是什麼都不是的案件。
最後一類不好細分,就只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夏漁先看了第一類。
警方對殺手內部排名還挺清楚的,他們把這類案件按照殺手排名分類——因為每個殺手所用的子彈型號和刀劍類兇器不同。
Top1在和平市犯的不多,但殺的人都是一些社會名流。只有前不久的銀行搶劫犯和沈陸亭是例外。
想到那個懸賞金……不會是因為給的太多了所以才是例外吧?還是說沈陸亭知道了什麼秘密,所以這位top1要把他殺掉?
Top2很奇怪,他只殺了兩個人,但位置沒有被動搖。根據被抓獲的殺手所說,要不是top1靠賞金堆起來,恐怕第一還是top2。
被他殺的兩個人一個是葉亦晴,一個是鍾秋溪。
夏漁翻開鍾秋溪的介紹。
鍾秋溪,前任和平市市長,35歲成為最年輕的市長,7年後殉職,年僅42歲。
難怪會是top2,這麼強的兩個人都被他殺掉了,他的實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