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郁蕪這會兒出府可不是使小性子,而是去了官府府衙上做事的。
他們花了兩日的時間總算登記好了人口,又將田地收置好,生怕有漏網之魚,葉郁蕪跟著官府的人一塊去村里核實。
總算發現沒有紕漏,這才將這些田地一一按照人數給每家每戶分配了田地。
然後還將土豆給每個村村長,讓他們自行給每戶分發土豆種植。
在給村長發土豆之前,葉郁蕪還將這些人聚集在一塊,和他們講了要如何種植這個土豆,前中期應該做什麼。
這些拿著筆和紙,原本只是想要裝裝樣子的,沒想到他們聽葉郁蕪說這個土豆的產量大,而且好種植,味道也不錯,怎麼做都好吃。
他們收起懶散的心,坐的十分端正,目不轉睛的聽著葉郁蕪說的話,生怕漏掉一分一毫。
「這、這如果是真的!那可是救命的糧食啊!」
邊關糧食稀少,大多數邊關百姓哪怕種了糧食,一日只吃一頓飯,都只能吃半飽,留下的這些人倒也想去其他州府,但是因為沒有路引,加上朝廷不讓這些人離開,把戶牌扣的死死的。
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在這片土地死磕,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得這麼多土地,還有良種!
他們覺得這土豆就是來救命的,所以村長們哪怕激動的手都握不緊,也要一字不落的記下來,因為到時候村裡的農戶還要靠他們記的這些把土豆種好!
「今年官府只收土豆,每戶發十五石,到時官府每戶只收一百五十石的土豆。」
第239章 這一下當報仇了
這些土豆已經被切成小塊的,發十五石,按葉郁蕪的計算十五的糧食能夠種十五田地,她只收十畝的土豆,剩下的也夠他們來年種了。
而葉郁蕪之所以要做到這麼精確的原因,就是為了讓百姓更有奔頭。
而且說是收十畝的糧食,那一百五十石的土豆,有些照料的好,產量大的話,他們剩下的土豆只會多不會少。
就看這些人都用心照料程度了。
葉郁蕪把該教的全都教給他們了。
這些人學會之後迫不及待的回村里,把村裡的人都叫出來,又領了一些男丁去官府領土豆。
這些土豆扛回村莊之後,村長又把每家每戶的人叫到村口集合,然後再給每戶分十五石的土豆。
「大傢伙一定得把這個土豆種好了!」村長看出村民的不解,連忙把在官府學到的東西與村民們解釋。
「當家的?我沒聽錯吧?這玩意產量這麼大嗎?種一畝地至少可以收十五石的土豆?!」此刻在後慶村一位婦人呆呆的看著手裡邊的土豆。
「村長說的哪能有錯!」男人的臉上露出激動的紅暈。
這一天註定是每個南邊村莊的不平凡的一日。
「村長說了,既然拿了土豆,就不能錯過春耕期!」
這幾日因為搞土地改革,等他們每戶人家從官府那重新得到土地之後,春耕期已經過半,今日得了官府送的土豆,加上每戶人家的土地比之前多,就更加不能懶怠。
所以收到土豆的第二日,這些村莊裡的農戶早早起床,拿著種子去地里了。
家中的人,男女老少齊齊上陣,就是為了趕在在春耕期之前將種子種下。
雖然每日起早貪黑,比之前還要更加的忙碌,但是每個人卻沒有怨言。
站在農田之中彎著腰的農戶偶爾站起來擦汗時,看著面前大片的土地,這些土地比之前還要多,乍一看一望無際,但是他們卻不覺得累,心裡是對未來的期盼。
有了奔頭,農戶們就更加操心照料農田了。
在他們種土豆的前一天,也就是他們分發土豆的那一天,村長藉此把大家集合在一塊,與他們講了土豆的種植方法。
這些。農戶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是對待農事還是頗為認真,而且對待農事上他們也比較有經驗,所以村長說的這些他們聽一遍便能牢牢記住,畢竟這是自己吃飯碗的本事!
農戶們將種子都種好之後,葉玉吾和詩農事親也沒有閒著,偶爾他們兩人會到農田裡下地觀察。
時間一晃過了兩個月。
這天葉郁蕪和司農寺卿一塊到村莊裡瞧一瞧作物的長勢,司農寺卿對此頗為在意,所以他每次來村莊內考察的時候都會拿著紙和炭筆來記錄作物的長勢。
葉郁蕪常常驚嘆於司農寺卿的認真態度,而且他似乎非常的平易近人,每次都能和鄉間的農夫們聊在一塊,而且也不嫌髒,每次來都會親自下地幫農戶們幹活,葉郁蕪在他的帶動下,也會自覺挽起褲腳和裙子與他一塊下地。
這樣做的時間久了,葉郁蕪每次來村里都穿的樸素,身上穿的都是好幹活的粗布麻衣。
她與一群農婦混在一塊只要不抬頭露出她那張清麗的臉,就都沒有違和感。這日像往常一般,她在田間幹活,突然聽到田埂上有農家小孩叫她。
她連忙抬起頭,走到田埂上,順著小孩手指的方向走。
還沒到所指的地方,她便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