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郁蕪當時看到他們的這些猜測時,也忍不住稱讚,這屆的古人怎麼突然變得這麼聰明了!
她是打算這麼寫,為此還在話本里埋了很多引子,沒想到這麼快就被人猜到了。
當然她自己是不能夠劇透的,所以給書迷們回信時,寫的都是模稜兩可的話。
收到回信的書迷們原本還很高興能收到仰慕者的信封,但是等他們拆開信看到裡頭的內容時,無一不捶胸頓足!
紛紛大嘆:不愧是無明先生,果然夠可惡,還以為能得到確切的答案,看了無明回的信之後,心裡更是抓耳撓腮了!
只要看到無明的信的人,保管好幾天都睡不著,每天就守著書肆,眼巴巴的期望著連載話本梓行。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的人,對待基建和種田這類的東西簡直欲罷不能。
看著話本的城鎮百姓生活越發好,而且主角的城鎮越擴越大,百姓們有了庇護城,誰人不感動?
也是因為這話本引起了槿國全國上下的反思和感悟。
之前先帝無端挑起戰爭,那時百姓們的生活剛穩定,自然經受不起這樣的打戰。
幸好最後先帝幡然醒悟沒有繼續派兵打仗,否則有一日他們說不定也會變成話本里那些國家一樣。
饒是及時止損,但國內也是緩了兩年才緩過來,有了前車之鑑,現在的朝廷更忌諱打仗,而是重點發展民生問題。
現在槿國不出所望越發繁榮強大,變成所有國家嚮往的地方。
聽說此書因為一些原因,在槿國民間的話本版本不是最原始的版本。
民間的版本很多東西都簡化了,比如「肥皂」的製法。
原始的版本卻掌握在朝廷之中。
當然朝廷之所以要將這些做法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然也是為了造福民生。
等朝廷製作出來,往往賣到民間的價格相當便宜,自然能夠滿足百姓們的需求。
讓每家每戶都能買的起,不會讓這些日常用品被其他商人所壟斷。
而槿國的這些東西賣到其他國家卻是個稀罕物,因為從槿國運輸到他們國內很是稀少,價格自然就會被翻倍。
幾乎成了各個國家貴族豪紳們的奢侈物,尤其是這個肥皂和香皂。
肥皂和香皂聽說都是提取了花香來製作的。
尤其是肥皂,不光光洗衣裳洗的十分乾淨,比他們用的皂角還要好用。
而且還能讓衣裳曬乾後變留香,這肥皂一賣到他們國內很快被貴族們搶購一空。
有的人想要復刻,可是怎麼做都做不出來,勉強研究出來也沒有槿國的肥皂好用。
槿國將此技術牢牢掌握在他們自己人手裡,除了槿國的朝廷能夠做出此等好物,幾乎沒人能做的出來。
至於香皂,一度成為貴族女子的搶手物,這些貴女以自詡槿國香皂為榮,貴女對香皂不光光是喜愛,而是達到了狂熱的姿態。
在古代,女子們洗澡一般都是用的花瓣和花露洗的,這都是有條件的人家才會用的。
一般百姓人家洗澡都是沖洗完事,自然沒有那個閒錢買如此貴的花露。
只有貴族才喜歡以此來梳洗打扮。
可是這香皂稀少,賣到其他國家的少之又少,除了皇室之外,能分到的極少,為此受到很多貴族的哄搶。
香皂一度也成為了身份尊貴的象徵。
沒有尊貴的身份如何能夠買的到香皂。
因此只要槿國商人一到這些國家的皇城內,才剛到驛站,還沒卸貨呢,就被人買走了。
槿國商人如今成了各國的香餑餑,貨賣到哪裡哪裡就暢銷。
而這肥皂和香皂與之前的白砂糖等物一樣被炒到了天價。
不過他們一定沒有想到,在他們國內只能貴族使用的稀罕物在槿國內已經是百姓們習以為常使用的東西。
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葉郁蕪和朝廷了。
沒有他們的推行,將這些可夠大賺一筆的法子攥在國家手裡,百姓們也就不能夠用的起這些東西了。
當然這些東西雖然賣的便宜,但是薄利多銷,賣的多,自然也賺的多,國庫從來沒有如此充盈過。
管理國庫和國家財政大權的戶部尚書做夢都會笑死。
以前被大臣戲稱一毛不拔鐵公雞的戶部尚書也變的大方了起來。
基建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