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合祭,反倒要專心預備自家的祭品,否則太敷衍跌了分,會被人嘮叨一整年:臘祭時的祭品十分講究,要釀臘酒、做臘肉、醃臘八蒜,還會準備新鮮的穀物、豆類,如黍、稷、米、麥等。祭祀時便裝在小碗裡貼上紅紙,象徵著對土地神賜福五穀豐登的感謝。
臘肉、臘八蒜沈渺上個月便做了,臘肉還被麒麟偷吃了好幾口呢。臘酒她便不在行了,於是直接跟顧嬸娘家買了一壇,以備在臘祭那天奉獻給神靈。
臘祭過後,供桌上的各類穀物便要混合烹煮成臘八粥,這倒是延續到後世的一項老俗了:傳統的臘八粥食材極為豐富,後世有些人看中八這個數字,做的時候米要用八種、豆要用八種、乾貨也要湊八種。
沈渺麼helliphellip家裡有什麼放什麼。
家家戶戶熬的臘八粥都會有些不同,但必有不可或缺的兩種食材:糯米與紅豆。聽聞大相國寺和興國寺每年臘八會辦ldquo浴佛節rdquo為貧苦百姓施粥,那些大和尚們便都是這樣熬的。
畢竟臘八粥原本是佛粥。
沈渺最後根據家裡還多餘的食材,也定下了臘八粥的配料:米放上大米、小米、糯米、薏米;豆子放紅豆、綠豆;乾果加紅棗、桂圓、葡萄乾、花生、栗子、百合。
這數起來也不少了,又傳統又豐富。
她在院子裡搗騰這些時,西巷住在九哥兒隔壁的葛神棍端著自己的大碗,直接敲響沈家後院的門來買速食湯餅。
葛神棍也才剛搬來,他原來住在道觀里,沒嘗過沈渺鋪子裡的吃食,如今一吃便停不下來了。
尤其是速食湯餅,汴京其他人家都已經吃夠了,過了這興頭,他才剛開始。
阿桃給他開門,一見是他,都不用多問,揚聲讓福興拿兩塊速食湯餅來。
ldquo今兒要雞湯味的,多來些醬底,我愛吃湯濃的。rdquo他一面囑咐一面背著手瞅了眼沈渺泡在大盆里的豆子,還點了點頭,還評價道:ldquo這方子恰好,配得很平和,糯米固腎,薏米祛濕,這兩樣米偏寒,但正好能中和大棗、桂圓的熱補,恰到好處嘛!沈娘子還學過醫理?rdquo
道醫不分家,葛神棍分析得頭頭是道。
沈渺笑道:ldquo沒學過,家裡剩啥用啥。rdquo
ldquo你這話hellip又略微有些不講究了。rdquo葛神棍哭笑不得地搖搖頭,取了湯餅回去了。
被評為不講究的配方,熬出來卻不賴。
找出乾淨的陶鍋來,五穀雜糧稀里糊塗全倒進去熬,只要開始熬了,手便不能停下了,要不住地用那種長柄的大勺攪動,防粘鍋底。
越攪粥越濃,越濃越難攪。
這做臘八粥,也是體力活兒。
幸好沈渺力氣不小,攪動著各色五穀在鍋里翻滾,煮到紅豆出沙、濃稠軟糯,再加些糖,便能出鍋了。粥的甜香彌散開,巷子裡家家都在熬,因此這濃郁的香氣飄散出去,已分不清你我。
讓唐二去西巷把九哥兒幾人都請來一起喝粥,沈渺又趁空進了灶房,貼街上買來的ldquo灶君rdquo像。
此時家家戶戶的灶間,都會貼一張ldquo灶君rdquo神像,臘祭前要買粘牙的ldquo餳rdquo供奉灶君,顧嬸娘道:ldquo讓灶君吃了餳,把嘴黏實了,回了天庭,他張不開嘴,便沒法跟玉帝說壞話了,往後一年便會順順利利。rdquo
沈渺買了不少餳,湘姐兒嘴裡含了一塊,很認真地問:ldquo那萬一灶君原本是要說好話的怎麼辦?rdquo
這可把顧嬸娘難住了。
ldquo何況我們又沒做壞事。rdquo湘姐兒大眼睛骨碌碌轉,伸手想把那些糖都攏到懷裡,ldquo所以helliphellip還是我替灶君吃了吧!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