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越澤微笑,吸氣,準備大聲的背誦準備好的台詞。
忽然,一隻黑袋子從頭上套下,把他整個臉罩住。
「幹什麼?」杜越澤驚慌的叫。
「這是華國的人道主義,嫌疑犯在過堂之前,用不著丟人現眼。」衙役安慰道。
忒麼的p個人道主義,戴了這頭套,再喊些口號,念幾首絕命詩,像個小丑好不好。
衙門門口的告示牌上,貼出了三張試卷。會元的,杜越澤的,還有標準答卷。
到底有沒有舞弊,在數理化試卷上一目了然,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該幾分就是幾分。
「把那個誰誰誰的功名奪了,一輩子不准進入仕途。」胡靈珊隨意的道。
「不殺了?」嚴復微笑,懂得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用殺解決的,不容易啊。
「殺?朕是天子,犯得著理會這種小人,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胡靈珊奇道。
在胡靈珊的眼中,這個胡說八道的傢伙,連記住姓名的資格都沒有。
嚴復點頭,杜越澤這個蠢貨,言不獲罪,不代表可以誣告,胡說八道的代價,是極其重大的。
被奪去功名,只是朝廷的正式責罰,還有更大的懲罰等著杜越澤。
不知道有多少會試官員和會試的舉人,因為無辜的舞弊案件,認為受到了羞辱,覺得是奇恥大辱,怎麼可能放過杜越澤,用不了多久,杜越澤就會生不如死。
……
華國科舉舞弊案,被傳的華夏人盡皆知,倒不是因為這是醜聞,而是因為被張貼出來的考卷,被記者完整的拍照,刊登。
華夏其餘地區的學子,忽然就熄滅了去華國考科舉的心思。
數理化,誰忒麼的懂啊。
從小學儒學的學子們憤怒了,這根本是西洋妖術。
湖廣地區忽然宣布,湖廣也開科舉,今年就開放所有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考試內容依然是四書五經和八股,並承認滿清已經得到的功名,不用像華國一樣,竟然要舉人重頭考童生。
一時全華夏文人紛紛向湖廣地區涌去。
「嘿嘿,胡靈珊果然不懂。」張之洞放下手裡的報告,笑道。
關卡處報告,一直不間斷的人才外流,不但終止了,還有華國的學子進入湖廣的跡象。
「人才難得,半部論語治天下,胡靈珊採用莫名其妙的數理化,又怎麼管理天下,又怎麼讓人才心服?」
辜鴻銘微笑著點頭。
這是胡靈珊的一個大破綻。
延綿千年的儒家思想,有根深蒂固的傳統。為了當官,會有很多人去華夏唯一繼續進行科舉的華國,咬牙重新學習數理化,但是,當發現數理化的世界是如此的艱難,而偏偏湖廣又同樣有科舉,同樣能出人頭地後,儒家弟子的選擇,已經異常的簡單明了。
誰願意去學數學啊,愛誰誰去!
但偏偏有錢讀書的,有錢念四書五經的,要麼是家族巨大,要麼家產不薄,一旦這些人認為在四書五經上的通過機率比該死的數理化更高,那麼,整個家族以及產業,就會瘋狂的流出華國,進入湖廣。
「胡靈珊不肯給高官厚祿,我肯。」張之洞決定按照標準的科舉制度進行,狀元該進翰林就進翰林,舉人該當縣丞就當縣丞,絕對不會像胡靈珊一樣,不把舉人當官老爺。
天下想要出人頭地的人,不管是文人,還是不識字,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農民,都會遷移到前途更廣闊的湖廣。
至於湖廣的前途真的比華國巨大嗎?
當然不是。
華國在印度極度缺乏官員,隨便就能安排出幾千個官老爺的位置。
可惜,大多數p民不知道。
張之洞冷笑,只要如此幾年,華國的人口只有外流,沒有進入後,華國就會爆發另一個破綻。
民族問題。
華國的漢人,實在太少了。
當華國的印度人,德國人,日本人的數量,遠遠的超過了漢人,走在街上全是印度語德語日語,隨便說句話,隨便做件事,就有可能違反了印度人德國人日本人的風俗,必須三思而後行的時候,華國的漢人就會加速的離去。
印度人德國人日本人成為主流後,又怎麼可能不進入朝廷體制,時間越久,這些異族的力量就越大,作為少數民族的胡靈珊的統治,就會徹底崩潰。
張之洞不費一槍一彈,完勝胡靈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