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靈珊接到報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嘆氣,第二反應就是冷笑。
當年沒有這些德國人,華國不可能有機會崛起,胡靈珊不是忘本的人,柏林學院的校史中,依然有馬克斯·普朗克等人的記錄,的一角,還能找到這些創校者的雕像。
「讓他們滾蛋。」胡靈珊毫不猶豫的道。
想來則來,想走則走,不能共患難,只想共富貴,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官員道:「德國人說,他們的船上,有英國著名造船廠的工程師。」
英國爆發「美國流感」,造船廠的工程師們慌忙上了一條半成品,急忙就逃了出來,想去非洲,結果船半路上壞了,差點掛了,幸好遇到了德國移民船,總算保住了性命。
胡靈珊一秒變臉,熱情洋溢:「告訴他們,華國就是他們的家,不管出去多久,華國永遠歡迎他們。」
胡靈嘉鄙視,姐姐,你能再不要臉一點嗎?
胡靈珊反鄙視,白痴,有好處,要臉幹嘛。
華國要想征服世界,必須先征服大海。
「皇上,蒙古出事了。」有人急忙稟告。
「俄羅斯人支持蒙古人,蒙古人要鬧獨立。」
胡靈珊冷笑,一直怕和諧,沒想理你們,沒想到你們還是竄出來了,那就怪不得朕心狠手辣了。
116.蒙古戰爭
俄羅斯聖彼得堡。
「陛下,華國可不好惹。」幾個貴族憂心忡忡,大英帝國都被華國人坑死了,140w英國人被華國全殲,那可不是一般的戰鬥力。
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大笑:「英國人打敗仗, 是因為華國距離英國太遠了,140w軍隊連個補給基地都沒有,除了硬拼, 一點選擇都沒有,朕的俄羅斯不一樣,和華國近在咫尺, 隨隨便便就能打到華國去。」
貴族提醒:「胡靈珊手中還有危險到極點的美國流感, 在俄羅斯噴點, 俄羅斯就族滅了。」
尼古拉二世打開抽屜,拿出一份報告。
「俄羅斯最頂尖的生物專家向朕親口確認,美國流感無法在俄羅斯蔓延,俄羅斯太寒冷了。」
貴族鄙視:「陛下,我必須提醒你, 美國阿拉斯加也出現了流感, 愛斯基摩人死傷無數。」
認為寒冷就能消滅流感病毒的專家, 可以拉去農場改造了。
尼古拉二世微笑:「不,專家認為,俄羅斯太寒冷了,人口極度分散,任何疾病不能把俄羅斯一網打盡,相反,加入華國敢在俄羅斯動用流感病毒,俄羅斯可以輕易的把病毒反向傳染到華國去。」
俄羅斯和華國的邊境線,長得讓人絕望啊。
「陛下,即使如此,現在也不是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貴族還是勸阻道。
1905年日俄戰爭,俄羅斯大敗,然後又跟隨英國,進攻了德國,又一次被打敗,還一口氣掛了170w人。
俄羅斯民眾對羅曼諾夫皇朝的認同感已經跌倒了腳底板,俄羅斯境內到處都是流血(革)命。
「這正是朕挑動**立,甚至為此與華國開戰的主要原因。」尼古拉二世冷冷的道,「不挑動**立,俄羅斯怎麼從蒙古得到大量的牛肉羊肉煤炭,不和華國在家門口打一場,怎麼提高民眾對羅曼諾夫皇朝的忠誠。」
從政治角度考慮,這是俄羅斯最佳的選擇。
尼古拉二世冷笑,何況,俄羅斯在華國有很多的擁戴者,自然有人會提出把蒙古送給俄羅斯,說不定俄羅斯不用開打,就能直接把蒙古吞到肚子裡,搖搖欲墜的羅曼諾夫皇朝自然就站穩了。
「朕會告訴全國人民,英國的蛋糕,俄羅斯距離太遠,吃不到,那麼就要啃下眼前的蛋糕,否則俄羅斯將再次變成歐洲最弱小的國家,俄羅斯沒有選擇。」
……
《申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大意是,華夏剛剛結束戰亂,百廢待興,人心思定,再也不能流血犧牲了,蒙古反正從來就不是華夏的土地,愛獨立就獨立,關華夏p事,總之,華夏是萬萬不能窮兵竇武了,好戰必亡。
該文立刻激起了一大堆文人的認同,紛紛在各地的報紙上發表類似的觀點。
「瞧瞧,昨天朕還說世人愚昧無知,這是自動跳出來讓朕打臉了。」胡靈珊大笑,絲毫不在意。
李宗吾嘆氣,這些愚蠢的人啊,就沒有想過,為什麼(獨)裁的胡靈珊,還會留著一直唱反調的《申報》?這些文人為了沽名釣譽,為了重現東林黨,為了把持朝政,是什麼真相也看不見了。
嚴復問道:「是調動陶成章的部隊去蒙古嗎?」
根本不用問是不是要開打,敢在華國立國之始,動華國的國土,那就是打到華國全面崩潰,也是非打不可。
胡靈珊似笑非笑,問道:「有沒有想封王侯的?」
胡遠志用力搖頭,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頂多跟著大將去見識見識。
胡博明很是滿意,總算沒有生一個白痴兒子。
胡靈珊道:「傳旨段祺瑞,把江浙的新軍,滿洲的軍隊都帶上,這樣就有50w了。再去陝西,甘肅,內蒙,東北,河南,河北等地徵兵50w,湊個百萬大軍。」
嚴復嚇了一跳:「一個蒙古,人口只有60w,頂多只有幾千騎馬的農奴兵,至於嗎?」
100w大軍,這軍費可是槓槓的,說不定就把朝廷打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