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1 / 2)

嚴綸領旨,狄獻跪地叩首謝恩。

永昌帝擺擺手,繼續這場宴席。

康王、慶王互相看了一眼,康王自認沒有答錯,慶王則覺得他考慮地也算周全,倒是父皇,光聽狄獻一番慷慨陳詞就把幾十萬兩的工事交給一個恐怕連三百兩銀子都沒經手過的寒門同進士,是不是欠妥了?

第115章

永昌帝當著一眾官員以及新科進士們的面定了狄獻去修豐延渠,那麼這事便不會再更改,工部這邊只需要再挑選兩個合適的輔官並籌備勞役徵召、木料等採伐運輸、銀兩核算事宜,戶部那邊更簡單,直接按照工部提供的帳目給銀子就行,畢竟工部已經得了永昌帝的旨意。

吏部倒是可以再舉薦幾個官員參與此事。

當日黃昏,慶王就去探望他的外祖父吏部尚書沈世彥了。

「父皇是不是喝多了,怎麼那麼輕信一個老知縣的兒子。」

左右無人,慶王低聲抱怨起來。

年近六旬的沈世彥眼皮一跳,放下茶碗,勸諫道:「王爺不能說這話,哪怕只有王爺一人,王爺也只能把這樣的牢騷放在心裡。」

慶王淡笑,早已習慣了外祖父的謹慎,只說狄獻這個人:「他真有才,就不會才考個同進士。」

沈世彥嘆口氣:「皇上在宴上詢問兩位王爺對修渠的看法,康王那話說了等於沒說,王爺倒是肯定了要修渠,提議派人去勘察也是對的,可王爺不該輕視狄家父子,尤其是當著那麼多才剛剛金榜題名的進士們的面,要知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從知縣做起,外面更有五六千落選的舉人們,此事一旦傳出去,讓天下學子如何看王爺?」

慶王抿了抿唇,意識到自己失言了。

可他一個親王,從小被宰相尚書們敬著,讓他如何高看民間才剛剛考上來尚未展現過真才實學的同進士?

沈世彥:「虛懷若谷是美德,恃才傲物便是不足了,王爺當記住今日的失言,多效仿皇上的禮賢下士。」

慶王聽勸的,喝口茶,問:「幾十萬兩的工事,您老要不要為父皇舉薦幾個副官?」

沈世彥看著自己的外孫,摸著鬍子提點道:「王爺,皇上年邁,這幾年正是挑選儲君的關鍵時刻,康王才能平庸且無主見,王爺只要做好分內之事便得了七成勝算,說得太多做得太多,反倒容易變成畫蛇添足。」

慶王:「……外祖父的意思是,我只管等著就行?」

沈世彥:「是,一邊等,一邊多看多學,學大臣們如何處理公務,學皇上如何統御文武百官。您與康王的才幹性情皇上早就瞭然於胸,遲遲不定太子,說明皇上對你們二人都不夠滿意,王爺還年輕,只要改了曾經的浮躁穩重下來,皇上會看見的。」

慶王若有所思。

三月二十二,吏部這邊銓選二三甲進士時,兵部對一千八百多個武舉人的外場武試也結束了。

本朝的武科舉春闈分為外場武試、內場文試,先考武試,評為優等、上等、中等的武舉人方可參加後面的文試,次等、末等的武舉人則直接落榜,可回所在的州府由當地武將安排適合的低階軍職。

三月二十三下午,兵部發榜,公布通過武試的舉子名單。

姚黃有一個哥哥三個表哥都參加了今年的武科舉,發榜這樣的大日子她可沒有耐心在家裡等,一早就坐馬車來到專門用來貼榜的貢牆附近,讓兩個人高馬大、布衣打扮的王府侍衛去貢牆底下守著,張岳、王棟要負責王妃的安危,一左一右地站在馬車兩側。

姚麟、羅家三兄弟也被羅金花、羅月拉了過來等榜。

姚黃透過簾縫瞧見了,讓張岳去把娘幾個請過來。

羅金花、羅月上了馬車,姚麟四兄弟在車窗外排成一排。

姚麟看著還光禿禿的貢牆,胸有成竹地道:「騎射、步射、馬槍、負重、刀槍兵械這些,考完當場就報每個人的結果了,我們四個最差的一項也是中等,肯定全都在榜,要我說根本都不用過來等,直接在家準備文試得了。」

他嗓門不小,不遠處同樣來等發榜的幾個武舉人目光複雜地看了過來。

最新小说: 绝路逆行(BL) 催椒柏 浮光恋颖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