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將軍說著,帶蕭彧往城中走去。
「西境土地貧乏,種植的農作物產量極低,是葉夫人從江南和長鳴山帶來了一批人,在這裡教百姓種植麥子,才讓這裡的糧食產量增高了起來。」程將軍說著,指著遠處的田野,道:「就是那些。」
蕭彧抬頭看去,遠處的麥子已經泛黃,快要能收割了。
「殿下,到了!」
隨著程將軍的聲音再次響起,蕭彧抬眼看去,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府邸,門匾上寫著:葉府。
「這就是葉將軍的府邸,現在還有一個老管家住在這裡。」
說著,程將軍上前,敲了敲門。
半晌,門內傳來腳步聲,大門「吱呀」一聲從裡面打開,出來一位老者。
老者認識程將軍,迎了上來。
程將軍與老者說了幾句話後,介紹了蕭彧的身份:「這是宣王殿下,剛從京都而來,奪回關道口便是他的功勞。」
然後,他又介紹老者:「這是劉伯,葉家的管家,在這裡住了三十餘年了。」
介紹完後,程將軍離去,給蕭彧留下時間。
前段時間京都發生的事,劉伯早前就從程將軍口中得知,知道了葉清尚在,也知道了她成親後又和離。
劉伯看著蕭彧,而後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邁著蹣跚的步伐,帶著蕭彧往屋內走去,開始向他介紹這個房子。
第86章 方舒舒
這是一間兩進院落的宅子,蕭彧隨著劉伯穿過垂花門,來到正院。
一座古樸的院落佇立眼前,但見裡面是主屋和東西廂房,主屋的大門正敞開著,雖大門早已被歲月的風霜侵蝕著色澤暗沉,但卻不見彩漆脫落。
劉伯帶著他往前走去,邊走邊道:「這之前是西境知州的府邸,後來知州到其他地方上任,這地方就空了下來,將軍帶著夫人來了後,就住到了這裡。」
蕭彧跨過高高的門檻,踏入青石鋪地的平整院落,隨著劉伯往東廂房走去。
劉伯來到一房門前,望了望板門上的門環,繼續道:「當年,小姑娘年紀尚小,夫人便讓她住在了東廂房這邊,旁邊就是將軍夫人的廂房,隔得近,喊一聲大家都能聽到。想著從京都回來後,便讓她搬到西廂房去,可是,卻再也沒有回來。」
說完,他便推開了房門,先一步走了進去。
蕭彧隨後跟上,細細地看著房子。
這是一間不算大的房子,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南邊擺放著一張床,床的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梳妝檯,西邊有一個書櫃和書桌,房子的正中央有一張圓桌和四張椅子。
劉伯走到書桌旁,打開地上了一個箱子,從裡面拿出了一把木劍和一把木製的長槍。
那長槍似乎是為她特別做的,比一般的長槍要細小很多,適合幼童使用。
「這箱子裡裝的,都是小姑娘平時擺弄的小玩物,是當時營里的一個千戶為她刻的,而每逢將軍休沐回來,她就會拿出這把劍和槍,讓將軍教她。」
蕭彧上前,從劉伯手裡拿過劍,細細地看著。
劍身通體光滑,上面雕刻著繁複雲紋花飾,劍尖呈三棱狀,並不鋒利。
蕭彧看著劍,似乎看到了當年那個小小的她,正在院子裡胡亂地舞著。
在蘇州失去記憶的那幾年,她也曾想當一個仗劍走天涯的女俠。
他往箱子裡看去,除了這兩件木製兵器以外,其他都是木刻的小玩意,放在最上面的,是一隻刻得惟妙惟肖的小馬。
蕭彧將劍放回箱子裡,拿起那隻小馬。
小馬眼睛又大又圓,身上的毛髮根根分明。
楊千戶的手藝果真是精巧。
劉伯拿著長槍放了回去,而後關上了箱子,轉身往外走去,「我帶你去見見將軍夫人吧!」
蕭彧知道,劉伯是要帶自己到西境百姓為葉家所設的衣冠冢去。
劉伯先是走到西廂房最外頭的一間小房子裡,而後手裡拿著一個大大的布袋走了出來。
蕭彧上前,將他手中的布袋接過。
他往裡看了一眼,有一個小的掃帚和一些香燭。
蕭彧看了眼前面步履蹣跚的劉伯,心中滋味滾滾。
似乎覺察到蕭彧的目光,劉伯沒有回頭,他專注地看著腳下的路,跨過門檻後將大門關上,繼續說道:「時常會有人到家裡來看看,有從外頭做生意回鄉的、有官府新上任的、又或者是經過的旅客,前些天范將軍也來了一趟,說是以後不回來了,他們有心,我就都帶他們上山去拜拜將軍他們,想著既然他們有心了,就別讓他們空手而去,所以才會在家裡準備這些的。」
那座古樸的房子,主人已離去多年,而劉伯這個管家卻一直守在這裡,稱它為家。
所以,她也想要回來,回到這個家裡。
這裡,除了是她長大的地方,在還有一個人也守在這裡,將這裡稱之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