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都精明著呢,緊緊跟著公社的政策走,說要疏遠誰就疏遠誰,說要學習誰就巴結誰,這或許是他們多年來悟出來的生存智慧。
自從秦歡她們在城裡開了餐館,時不時就要來村里收一批糧食和蔬菜,趙文娟也往村里遞過幾次消息,食品廠要收購鹹鴨蛋了、食品廠要收購豇豆了、村裡的雞樅菌可以賣給食品廠……
得了好處的村里人也記著她們的好了,牛叔牛嬸翻不動地有人幫忙了,雨季前也有人志願來翻修林佳程家的屋頂了。
現在林佳程他們回了村,大伙兒也熱情極了。
村里就是這樣,你幫了我一把,我就要幫你一把,或許有幾顆老鼠屎,但大多人都是質樸老實的。
趙文娟一一回了話,她對這些關係倒是處得極好,一來二去就和大伙兒又熟稔了起來。
應付完鄉鄰,秦歡幾人徑直回了老家。
牛叔和牛嬸把院子打理得很好,平平整整不見一根雜草,雞籠里還餵了十多隻雞,嘰嘰喳喳熱鬧極了。
林佳程把帶回來的東西放下,準備去菜園子摘點兒菜回來,後院的菜園子也鬱鬱蔥蔥的,時令的蔬菜一樣都沒缺。
趙文娟則帶著秦歡進了堂屋,這房子交給牛叔牛嬸看著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屋子窗明几淨,雜物也擺得井井有條。
「把這屋子交給牛哥看顧真是做對了,比我在的時候還打整得好呢。」趙文娟環繞了一圈,忍不住誇讚道。
秦歡也忍不住點頭,這屋子確實打理得好,連屋頂上都不見一點兒蜘蛛網。
很快,林佳程摘了一籃子菜回來。
趙文娟看著那漂亮的菜,又忍不住開口了:「還是她們會侍弄莊稼,看看這菜,種得多好。今中午炒個苦瓜炒蛋,再做個回鍋肉,這嫩絲瓜可以燴個肉丸湯。」
秦歡也迫不及待進了灶房,比起堂屋,這灶房就要空曠多了,調味品只有最基本的鹽,顯然,牛叔和牛嬸對飯食並沒有費太多心思。
還好菜園子裡頭蒜苗、仔姜和蔥都是現成的,採回來就可以用。
秦歡和趙文娟正在做菜,林佳程忙著燒火的時候,牛嬸回來做飯了。
「文娟,嗐,你們回來怎麼也不告訴我一聲,我去抓一隻雞來。」一進屋,牛嬸就怨道。
「不用不用,菊姐,你來搭把手就行,我們菜都快弄好了。還沒多謝你和牛哥把屋子打理得這麼好呢。這屋子比我以前打整的還要好得多。」
牛嬸卻沒放過雞圈裡頭的雞,直接捏著翅膀抓了一隻最大的公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