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歡帶著工人們去體檢之後,辣條廠子便正式開了工。
三個年紀大些的嬸子負責做飯,兩個嬸子負責保潔,兩個年紀大些的叔負責安保,兩個強壯些的男人負責倉庫和貨物搬運,劉二英和另外一個高中畢業的男人負責銷售,剩下的人就都負責生產。
其實幾種辣條的製作都不難,最關鍵的就是調味料,這個由秦歡親自負責,工人們只需要把做好的調料拌進去就行。
林鵬則負責各種專業添加劑的劑量以及真空機的操作,這個必須由他把關,防腐劑的劑量可是極為關鍵的。
泡好的黃豆過了攪拌機,濾出豆渣,熬煮成豆漿,只留小火,再晾一會兒,表面就會凝出一層皺巴的豆皮,拿竹籤子一挑,一張油豆皮就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等待下一張的凝固。
豆漿煮開之後,一個女工就足夠照看十口鍋的豆皮。
最後實在撈不出來了,豆漿還能送去食堂當中午的一碗湯,或是拿滷水點成豆花,配上蘸碟,配飯吃可攢勁了。
剩餘的豆渣也不會浪費,要麼做成豆渣餅,要麼送給村里人,村裡頭許多人家都養了豬,豬吃了豆渣長肉長得快些。
豆皮晾乾之後,再用水泡發,用熱水一燙,搬上秦歡秘制的調料之後,就可以裝袋抽真空了。
這包裝袋也是秦歡自己設計的圖案,去塑料廠下的訂單,排版十分丑萌吸睛,是孩子們喜歡的風格。
魔芋辣條的製作複雜一些,要把魔芋磨碎了放水煮,加了鹼之後變成魔芋豆腐,再用水漂去鹼味兒,放進冰櫃裡冷凍,冷凍後再解凍,魔芋豆腐就變成了一塊塊酥鬆多孔的海綿,用熱油炸了,拌上調料,勁道又入味兒。
麵筋辣條就更加容易了,麵粉和玉米澱粉加鹽和五香粉用熱水混勻揉成麵團,再切成麵條蒸熟,之後再拌上調料油就做好了。
幾種辣條口感各有不同,調味兒也不一樣,但毫無疑問都非常美味上頭。
這重油重鹽的辣條比起大多數家庭的飯菜來說,可以說是降維打擊也不為過,秦歡相信,秦記辣條廠出品的辣條,會成為廣大中小學中流行的第一個明星零食。
……
辣條做出來了,更重要的是找到銷路,只產不銷就只能等著虧本。
第一批貨物產出之後,秦歡、劉二英和另外一名男銷售就帶著一箱樣品走進了大大小小的供銷社。
只是供銷社可不是什麼產品都能進去的,大多只接受國營廠子產出的貨物,秦歡幾人毫無疑問碰了壁。
劉二英和馬鑫都有些氣餒,他們正準備大展身手呢,沒想到一個上午一家供銷社都沒談攏。
「走吧,去一趟秦記餐館,先把中午飯解決了,可不能餓著肚子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