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次視察之後,縣長又和秦歡通過幾次電話,還批了條子,允許秦歡去銀行抵押一筆巨額貸款。
這下子,泡椒筍的生意就可以籌備起來了。
秦歡抵押了辣條廠的兩間廠房,獲得了一筆不少的貸款,足夠修建泡椒筍廠房的了。
不過這一次,秦歡不打算把廠子建在秦家村,而是打算去那幾個種竹子的村落辦分廠。
那幾個村子雖然多山,但是因為長期向造紙廠供貨的原因,公路都修得很寬,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當地收集原料也方便,還省了一大筆運輸費,可以說是辦廠的絕佳地點了。
最重要的是廠子有縣裡的支持,就算是人生地不熟,她身後有人撐腰,也不怕在陌生的地方辦廠。
竹溪村是離縣城相對最近的一個村子,交通也最為便利,秦歡便把廠子選址在這裡。
這幾個村子的竹林可以說是綿延不絕,不過以前都是砍竹子造紙,竹筍長成竹子能賣錢,所以並沒有人砍竹筍吃。
然而現在造紙廠需要的原料越來越少,幾個村子的人都在心焦,他們幾個村山多地少,除去竹林,每戶人家的耕地甚至都種不出一家人的基本口糧。
現在知道了秦廠長要來他們村辦分廠,大伙兒都把她當做了救命稻草。
秦歡的壓力也很大,要包下這麼多竹筍,她心裡也十分沒底。
她打算把分廠辦精簡一些,就做泡椒筍和筍乾的生意,萬一這兩款產品的效益不好,支撐不起這幾個村子的生路怎麼辦?
還好縣裡又派了人來開辦主編生產合作社,專門製作竹編生產工具、竹編工藝品和竹編涼蓆。
有了另一個產業,秦歡也鬆了一口氣,至少村民們的希望不至於都放在她身上,她的心理壓力也沒這麼重了。
竹筍是個時令貨,當地的筍都是夏季拱土,夏天的一場雨後,說冒出來就冒出來了,見風就長,一天就能往上竄幾截,幾天就能長成竹子,等不了半點。
秦歡只能加快廠房的建設,爭取不錯過這一季的竹筍。
辣條廠分廠和竹編廠都要建設,林佳程的磚瓦窯又接了兩個大訂單,一時間,秦歡和林佳程都忙得熱火朝天。
竹溪村的村民們也十分配合工作,畢竟造紙廠的原料訂單越來越少,她們也時刻焦急著新的出路呢。
村裡的青壯都被兩個廠招去做工了,每天現結工錢,大伙兒總算能放心往自家鍋里多撒一把米了。
辣條廠有一批成熟的領導班子盯著運作,秦歡便把全部心裡都放到了竹溪村的分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