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哪個曲家?那當然是和城東那戶娶了縣令千金的鄭家有點瓜葛的曲家了。
不過唐家的女婿去曲家幹什麼?不會是聽說了他家姑娘和曲家那孩子鬧得矛盾吧?
這個,似乎楊家那個姑娘不占理啊,楊家大郎原本看著多樸實公道的人,這是一朝翻身也和那些喜歡護短的官老爺們一樣了啊!眾人只能可惜一下曲家那姑娘的倒霉。
可他們哪裡想到,楊家的大郎可並不知道自家寶貝女兒剛和人結怨,他會去曲家完全是為了公事。
畢竟,他們這個隊伍只是打著自己衣錦還鄉的招牌而已,這麼一對人馬可不是他的。
他雖有幸被封為綏遠伯,但在朝中沒根沒基的,敢這麼招搖,這是生怕未來的同僚看自己太順眼啊!
說起來也是他的運氣,誰能想到聖上一直沒放棄尋找的胞弟襄親王居然會流落到自己的家鄉。
想到這,綏遠伯心裡火熱。
他好歹也當了那麼多年的邊關大將,對襄親王在當今聖上心中的地位那也是有所了解的。
原本就是聖上一手養大的幼弟,又為了聖上遭了這麼一場大罪,在外受苦了十幾年,襄親王那以後的地位定然更不一般。
要不然聖上也不會做出讓太子殿下親自出來迎接襄親王獨女的事,這是明晃晃的告訴滿朝文武襄親王父女的特殊。
如今他有幸因為這點緣分護送這一回,多少也能得些香火情,這對楊家的未來簡直是大有好處。
綏遠伯因著太子都身份特殊不好暴露,又知道太子心裡著急,所以也沒和唐家人說太多,只是簡單的和岳家打個招呼,就先請大舅子引路到了曲家門口。
自家人什麼時候都能聚,他還是得先把正事做了再說。
滿心歡喜的綏遠伯自然也就忽略了他說太子乃去曲家尋親的貴客時,唐家人面上的不自在,還有唐大老爺引路時的欲言又止。
倒是從小在宮廷長大的太子發現了這點不對,卻也只是記在了心裡,他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趕緊把自家的堂妹接回京都。
畢竟自家那皇叔看這個堂妹看的如眼珠子一般,若非太醫再三表示治療不可中斷,皇叔非要自己回來接人不可。
他要是沒把這件事做好,那就等著回去挨訓吧!
大門被敲響,朱大壯打開門後看到門前嗚嗚泱泱的一群人,直接嚇了一跳,差點沒直接把大門再次合上。
好在太子及時上前,送上了一塊玉佩,正是曲九原本隨身帶著的那一塊,道:「請把這個東西給你家小姐,我們是你家老爺派過來的。」
朱大壯滿頭霧水的接過了玉佩,看這群人面上還是很和善的,便讓人稍等,進去通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