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養讀書人那是真的很費錢的,這個時代光是筆墨紙硯就是一筆大花銷,書籍雖然有了印刷術常用典籍價格便宜下來一些,但是一本書仍舊需要許多農家積攢個半年才行。
而若想科考,只看一些常用典籍是不夠的。想要提升學問,自然需要儘可能的增加閱讀量,而越是少見的書籍價格越是昂貴。
除此之外想要高中自然不能死讀書,總需要出門增長閱歷,和同窗好友們三不五時的外出聚會,這都是要花錢的。
而以鄭家的底子,這麼養一兩個讀書郎養的起,但是一起養四個就難免捉襟見肘。
而且鄭家供養子弟出來可不就是為了得個功名好看,那是想讓家裡出個官員,讓全家可以階級躍升的。
所以子弟有了功名後自然想讓他當官,儘可能的當大官,而官場上升遷除了需要學子本身的才華,多少也需要一切其他的機緣。
如果這個官員不是那種天降紫薇星,才華無論如何都你能脫穎而出,那麼如果你背後無人的話,一輩子不出頭那也是正常的。
畢竟官帽子就那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三年就來一批新蘿蔔,你若是才華不出眾,背後有無人幫忙,那憑什麼往上走的是你?
而鄭家作為一個在政治上毫無根基,在財富上也幫不上忙的小家族,全力支持一人還可能讓人走的更遠一些。但若是貪心的挨個投資,很有可能一無所獲。
尤其在鄭清徐這個長子文采斐然,一入學就得到了夫子極高的評價,小小年紀就考取功名之後。鄭家更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投資,將未來給鄭清徐一路往下走的資源分薄。
而之後鄭老爺改變了態度也好理解,楚佳璇成了公主,鄭清衍有了個公主姐姐,鄭老爺自然不敢按照計劃放棄培養鄭清衍,免得鄭家被楚佳璇厭惡,反而給鄭家惹禍。
而且鄭老爺心裡也清楚,鄭清衍如果科考有成,進入官場後鄭清衍是不需要鄭家的資源的。
鄭清衍作為公主的異父弟弟,哪怕楚佳璇什麼也不說,鄭清衍也可以因著楚佳璇得到一分看不見的資源,在官場上也沒人會隨意把鄭清衍當軟柿子。
而既然要培養小兒子,為了家裡的和諧,鄭老爺自然不會落下其他兩個兒子,尤其是二兒子鄭清律,同樣作為嫡子,鄭老爺若是行事太不公允,一家子遲早會出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