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郡王倒是一揮手,「這有什麼信不過的,你忘了前幾年林見川那小子和趙家六娘定親的時候,林源那老東西不就沒管林見川和趙峰走在一起嘛。這說明林源那老東西估計本來就看好哥哥,只不過以前自持身份不願意輕易下場。可如今他兒子的情況在那呢,他可不就提前下場了。」
「而且人心這東西不就是偏得嘛。」說到這裡平郡王還不屑的哼了一聲,「太子又比咱們好在哪裡,如今太子在朝野名聲好,那還不是父皇處處給太子鋪路揚名。咱們都是在父皇面前長大的,父皇尚且如此偏心。那林見顧林源都沒養過幾年,又有什麼捨不得的?」
不過平郡王雖然這麼說了,但倒也不阻止恪郡王對林源進行試探,畢竟恪郡王說的有理,這樣的老狐狸萬一一開始就心思不純,以後絕對會給他們帶來大麻煩。
恪郡王原本是想林源在這一次春闈中插手的,上次春闈因著學子中有林見顧的存在,林源因著避嫌沒能參與進去。但林源在士林中的名望在那裡,哪怕因著林源光明正大的投靠了恪郡王貌似得了皇上的不喜,失去了原本流傳著的主考官身份,但仍舊是這次春闈的副考官之一。
而這次春闈,皇上打算進一步給太子放權造勢,第一次讓太子參與進春闈出題和評審中,而恪郡王便想趁此機會讓太子闖個大禍。
太子不是一直有賢良果敢,禮賢下士的美名嘛,那如果太子參與的科舉中爆出了科舉舞弊的醜聞,這個太子的位子,他還坐的穩嗎?
不過這個提議被林源給拒絕了,林源給出的理由也很有道理。
「這次為了給太子造勢,皇上選擇的正副考官都是官場裡位高權重又極富盛名的人物,若鬧出科舉舞弊雖然太子一定會吃掛落,但是這些官員只會更慘。」
「而諸多重臣被牽連其中,皇上又偏心太子定然會極力調查,以郡王您如今的勢力很難徹底瞞住皇上。到時候太子作為被陷害的一方頂多會被認為能力不足,但這不足以讓皇上廢太子。而郡王您若是被查出蹤跡,不但會得到更大的懲罰,而且會徹底得罪死這些大臣乃至所有文人。所以此時定然不行。」
聽到林源如此激烈的反對,恪郡王臉色倒也未變,只是道:「閣老,小王可已經履行了我的諾言,不但為您的孫兒找了好差事,還讓王妃將合適您孫女的青年才俊給列好了名單,只等您孫女慢慢挑選。小王子自覺已經給足了誠意,閣老您是否也該讓我看看您的誠意呢。既然您覺得科舉舞弊牽連太廣,不知閣下可想好如何做了?」
林源捋了捋鬍鬚,「郡王您太過急性子了,您也說了皇上對太子這些年的疼愛不是假的,對付太子您就不該太過急躁,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且您也不該像以前一般一心盯著太子的心腹,這些人精子可沒那麼容易對付。您這樣目的性也太過明顯了,哪怕真的捉到了這些人的錯處,皇上對您查出來的東西怕也不會那樣信任,到時候收效恐怕不會如郡王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