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容點點頭,道:「略知一二。」
誰料到少女道:「那又如何?想靠這點和我套近乎,探知我的底細嗎?別以為我沒看到,你們兩個剛剛和他一起在喝酒。你們兩個也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沈有容想解釋,卻最終道:「姑娘還是快走吧,否則衙役要來了。」
掌柜看到有人打架,早已派人去報信了。
少女將小二送來的點心收拾在一起,對道童道:「我們去馬車。」
說著,少女把程乾送的銀子丟給了掌柜,道:「算是賠償。」
少女剛要離開,在地上掙扎的程乾卻叫道:「別讓她走!抓她!」
一直乖巧的道童突然喊起來:「不准你們抓姐姐!你若是敢,我讓我兄長來收拾你!我兄長是天師!」
道童的一句話說出,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一驚。遠遠觀望的掌柜甚至在一哆嗦之下,將銀子丟在了地上。
在江西,提到天師,別無二家,就是張天師。
在明朝,有句廣為流傳的話:「北有孔夫子,南有張天師。」張天師就是正一道,也稱正一嗣教、天師道的首領。
在山東曲阜的「衍聖公」家中,還流傳著另外一句話:「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
天師道的祖庭,同時也是道教的祖庭,被稱為天師府,就坐落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龍虎山。
道教自元朝中後期起,逐漸歸為以符籙為主的天師道和以丹鼎為主的全真道。明朝的前期和中期,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尊崇道教,特別崇奉天師道,天師道就漸漸壓過全真道。
此時的天師,已經傳到了第五十代,名叫張國祥。
張國祥是第四十九代天師張永緒的侄子,字文徵,號心湛。張永緒無後,他得以成為天師。張國祥生有異姿,紺眉碧瞳。
穆宗繼位後,對道教不是特別尊崇,吏部主事郭諫臣乘機上奏奪天師世封,江西巡撫任士憑表示支持。於是,隆慶二年,張國祥被去真人號,授上清觀提點,佚五品,給銅印。不過萬曆皇帝繼位之後,張國祥又獲恩寵。已有傳言,皇帝可能會恢復其真人封號。
張國祥眼下還年輕,尚未婚配。小道童說天師是其兄長,倒是有可能。畢竟,身著道袍四處行走,是不敢拿天師開玩笑的。尤其是在江西,惹了龍虎山,可能比得罪了皇帝的後果還嚴重。在江西,天師府的影響力太大了。單單是在吉安府,信徒就數不過來。
別說掌柜的,哪怕是地上趴著的程乾和程廣,也不敢吭聲了。他們知道,剛剛一腳踢石頭上去了。若是少女真的和天師府有關係,別說打他們一通,就是殺了他們,也未必獲罪。
不過,和道童一直在一起的少女大概也是這時候才知道她的身份,問:「你沒亂說?」
道童搖搖頭,道:「我沒亂說。我兄長是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
少女拉著道童下樓,沈有容卻大聲問:「姑娘高姓大名?」
少女仰頭道:「怎麼,想報復?可以,我叫劉美。」
沈有容走上前幾步,道:「劉姑娘慢走。」
解鑒忙拉著他的衣袖,道:「人都要走了,你還招惹她做什麼啊?」
沈有容卻帶著笑,道:「有趣!這個人帶著天師
的妹妹四處行走,很有膽量,我喜歡!」
第72章
贛南之訊疑點重重
起床後洗漱,曾芸芸見到了阿豐。
曾芸芸發現,縱然開朗樂觀許多,但阿豐站在自己面前,依然是一副拘謹的樣子,會恭恭敬敬地叫「老大」。
聽到這個稱呼,若非確定自己是一個外表柔弱的女子,曾芸芸真覺得自己成了**的老大。
阿豐來了,肖平和解鑒都會輕鬆很多。比如早飯,阿豐就攔住肖平,讓他安心讀書,由他來準備。
曾芸芸和肖平都注意到,相比讀書,做飯時的阿豐無疑是神采飛揚的。術業有專攻,在每個人身上都有體現。
阿豐煮了些粥,又買來些下飯的小菜,倒是很符合曾芸芸和肖平的口味。
吃飯時,曾芸芸問:「沈有容和解鑒跑哪裡去了?」
阿豐道:「大概是去春香樓找纖纖姑娘。」
曾芸芸道:「解鑒攛掇沈有容去的吧?」
肖平驚訝:「你如何知道的?」
曾芸芸道:「解鑒問了我好幾次纖纖姑娘為什麼不來找我了,自然是他惦記著月兒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