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1 / 2)

曾芸芸首先要解決的,還是製作粉絲機器的問題。考慮到技術難道不是很大,曾芸芸還是決定去新村選幾個人。他們的勤勞和淳樸,是曾芸芸十分看重的。

只花費了一天的時間,阿豐就帶了三個老實本分的中年人來。他們和曾芸芸、肖平已經十分熟悉,但一見面,還是十分恭敬地向二人行禮。作為流民,他們做夢都無法想像能過上現在這般安穩的日子。而知縣陳鵬多次到新村,又讓他們在惶恐之餘多了許多驕傲。在滿足了衣食溫飽之後,他們也盼望著能夠有個好的前景。現在,家

里的孩子基本都能夠在社學讀書,以後再也不用做「睜眼瞎」,這是他們十分看重的。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曾芸芸和肖平幫他們得來的。若非是因為二人實在年少,少不得新村村民要給他們立上長生牌位。因此,他們對曾芸芸交代的事情,心中是當成了很大的事情來辦。

曾芸芸簡單和他們說了要求,並且在紙上畫出了一個草圖。

三個人圍在一起參詳了一番,領頭的那個叫林勇的中年漢子小心地說:「這東西看起來不難,但一部分需要製成鐵器。我們打算到府城雇一個鐵匠來,一起再琢磨一下。」

曾芸芸點點頭,給了阿豐一些銀子,就讓他領頭去做這件事。自然,曾芸芸囑咐他們大膽施為。在前面,不要為了節省銀錢而束手束腳。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曾芸芸不覺得自己能包攬一切。利用這個機會,好好鍛鍊一下阿豐,以後還多的是讓他大顯身手的機會。

曾芸芸在為開店的事情籌謀時,她並不知曉,自己與陳鵬的言語,在京城之中引起了一番波瀾。

這日散朝,當朝首輔張居正又被留在宮中奏對了一個時辰,隨後又因內閣事務牽絆,直到夜色深重,才返回府內。

張居正,這個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三歲進士及第,如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家柱石,早已經被耗得一臉疲色。

張居正是在隆慶元年,以裕王府舊臣的身份進入內閣的。一開始,他被提拔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很快,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當時,他還曾在心中長舒了一口氣,覺得總算是在朝中熬出了頭。

可進入內閣之後,面對著一個千瘡百孔、到處是窟窿的大明,他又不得不振奮精神,擱置掉了暫時鬆快一段時間的打算。

此前,不管是徐階還是高拱任首輔主政,張居正身處複雜的政治鬥爭中,考慮的除了保住自己的有用之身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找銀子。

這個偌大的王朝,實在是太缺錢了。

自束髮讀書時起,張居正就知道,大凡是王朝要振作,明主賢臣有所作為,不管吏治如何整頓,根子上都是要有銀子才能做事。弱小的南宋,若非是因為銀錢較足,又如何僅僅倚靠半壁江山,苟延殘喘一百五十二年?

可是,宋人能做的很多事,他這個明人卻走不了,哪怕是當了首輔,很多事依然掣肘萬千。

坐在裝了暖爐,甚至可以躺臥的轎子裡,張居正揉著眉心,還是想著銀子的事。因為今天的奏對,還有內閣的事物,竟然件件與錢有關。宮中的花銷有時候還需要他想法彌補,兵部和工部要銀子,河道總督來摺子催銀子,還有幾位當朝勛貴因為短了俸祿來哭窮……

張居正一度想撂挑子不幹了。可是他又捨不得這個位置。他知道自己的志向,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再難,他也要堅持下去。

不過,心志再堅定,銀子也不會平白出現,還是要想辦法。

今天在宮中,皇帝問起了北宋那次財富之辯。當時,司馬光認為天下財富是固定的,官家收的多了,民間就窮了。皇帝問張居正的意見。

當年的問題,如今早已不算什麼問題。張居正自然是贊同王安石財富可以增長的觀點,而且視野無疑更加宏觀。可面對興沖沖的皇帝,他又不能談得過於高深,只能以土地肥力提高,莊稼收成增加,以及江南織機改進,所紡棉紗增加為例,駁倒了司馬光的觀點。

可皇帝問他大明如何增加財富,他雖然侃侃而談,條分縷析,卻心知自己所說,幾乎都留在了紙上。

民間財富增加再多,朝廷能得多少,用在百姓身上的能有多少,這才是關鍵。這也是朝廷之難,首輔之難。歷朝歷代,銀子到了官員手中,總會一層層削減,這是明太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知不覺,回到了府中。他剛剛打發了幾個等待許久又不得不見的客人,簡單用了點飯,管家游七就呈上了一些重要的書信。

游七伺候在一旁,發現張居正竟然將弟子陳鵬的信看了多遍。

對於陳鵬,他有印象。這個年輕人考中進士後,去了江西做了縣令。雖然遠離朝廷中樞,卻很得張居正看重。所以,游七對他也頗為關注,否則他的信可能就是游七直接找師爺代筆回復一兩句,而不是呈送到張居正面前。

游七看到張居正不斷沉吟:「竟然真的將那腰牌送出去了。大明的稅,竟然有這麼多沉疴……她還要開店?」

游七看了看張居正的臉色,命下人在書房內添了一些燭火。

最新小说: 装b失败后(abo 父子盖饭 高h) 我家小受死活不想变回人 优穴攻略系统 爸爸的脔宠(父子人兽) 【GB】妹妹的哥哥们 被禁止高潮后去当瑟琴主播 日翻总裁(女/攻) 淫荡人生短篇集 全息小饭馆[美食] 小皇子今天被灭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