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問真乾脆就不再安撫他了,如此憂慮是骨肉之情,他畢竟年輕,無需一下練到喜怒不形於色的沉穩。
在他們這些年輕人長成之前,都尚有徐家這棵大樹,來替他們遮風擋雨。
雖然是頭次乘船走遠門,徐問真沒有暈船,倒叫隨行的白芍鬆了口氣——白芍被大長公主派出來跟著徐問真了,家裡大長公主、問星這兩位常用醫生的,有林醫官照料著,京中太醫好請,徐問真在外,卻必須有個可靠的醫者在身邊,才能使大長公主放心。
她便每日拉著含霜、白芍等人釣魚,天蒙蒙亮就起來下鉤,日頭毒辣時避回艙里睡午覺、彈琴看書,下晌天氣涼爽了再出去釣魚。
連著十幾日,或許是運氣不好,或許是技術實在不好,有收穫的時候很少,幾個人守著空桶對望,無語凝噎。
就在徐問真拎著魚竿愈戰愈勇時,船隻抵岸了。
第33章
和離上
問圓在徐家自問真高祖父那裡傳下的行輩中行四, 其實在徐家近支,她便是與問真年歲最相仿的妹妹。
她出生後,七夫人想到長房頭胎便是龍鳳胎, 長女又養在阿家膝下,深恐舅姑因她生女而不喜,緊鑼密鼓地便要籌備再生一兒, 對問圓頭兩年還算上心,待有了見明, 便一心撲在見明身上,將問圓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因而問圓其實算是跟在徐問真屁股後長大的, 大長公主對她多有憐愛, 長到十六歲時, 問圓是京中頗有令名的淑女。
隨侯府王家的嫡支郎君王鋮在一場馬球會上對她一見鍾情, 少年愛慕之情來得熱烈又青澀, 先是三番五次的偶遇, 從贈金釵、寶珠, 到送名花、古籍, 王家及姻親一月內辦了三場宴會,場場請徐家為座上賓。
最後在那年盛夏, 問圓及笄前夕, 他百般設法組局, 通過見素邀約到了問圓, 然後隔著竹林輕輕唱了一首自己做的小詞。
字句婉轉清麗,幽咽含情。
溫潤且青澀的少年郎君玉弁挽發, 隔著叢叢翠竹難掩緊張神色,他眼含期待地望著問圓,問圓沉默良久, 在王鋮逐漸落寞,緩慢地準備深行一禮時,啟唇答唱一支《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次年三月,春暖花開的時節,束髮而冠取字贇之的王鋮提著親自獵來的一雙大雁,循古禮登門納采。
再一年,六禮悉備,兩家完婚。
王贇之是開國元t勛之後,少時就學弘文館,其父系太子少保,襲隨侯爵,一家都算東宮班底。
七夫人為這門婚事志得意滿,為最小的女兒取名問顯,決意在家的兩個女兒日後一定要嫁得如此顯貴門戶。
婚後不久,王家為王贇之安排了一個外放的職位,問圓便同王贇之一同赴任了。
問圓隨赴外任,離家雖不算極遠,畢竟是十幾天的路程,還是乘水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王贇之在任上諸事繁多,她一走便是兩個月,於諸事不便,因而自離京後,便再未回京探親過了。
如此算來,徐問真有二三年未見過問圓。
她安慰家人的話說得天花亂墜,自己在船上還能按捺得住,那是因為知道問圓心性手腕足夠、又陪嫁著大把心腹人手,必不可能受委屈。
但知道是知道,擔心還是無法避免。
她說問圓是為了家族打算,其實只是安撫長輩的話。
問圓哪怕要試探徐家對王家投靠郕王的態度決定未來,無需一開始就鬧到要和離的地步。
這一番鬧下來,哪怕回頭再和好,會傷害感情。都說碎鏡難圓,其實鏡子上若多了一道裂痕,難以再恢復如初。
問圓既然說出要和離的話,必然是已經做好和離的打算了。
能有什麼事,叫她下定如此決心,離開少年時滿心歡喜端起團扇走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