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飯後,戚氏打算與靜臨一起,去隆興寺燒香,順便找方丈大師解夢。
正一腳門裡一腳門外,便見門首過來個尼姑,三十來歲的年紀,穿著一身褐色細布僧衣,到柳宅大門口便佇足不走了,只拿眼瞅著門匾上方,不住地搖頭嘆氣。
靜臨不動聲色地將身子往後閃了閃,戚氏果然一馬當先,上前問道:「這位師父,敢問您為啥嘆氣啊,可是看出了有什麼不妥?」
那尼姑聞言看向戚氏,欲言又止,搖了搖頭就要走。
戚氏急得快走兩步攔在她身前,「這位師父,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您若是真看出點什麼,還請指點一二,這也是您的修行不是?」
尼姑嘆了口氣,「也罷!雖說天機不可泄露,可今日被貧僧遇見了便是緣法,想來必有因果,也不由得貧僧緘口不言。只是……」她似有難言之隱,頓了頓又道:「只是泄露天機,必遭天譴吶!」
戚氏慣常與這些出家人打交道,當即明白話里的意思,賠笑接口:「必然不會教師父白白勞動一場法力,這個老身曉得的,來,快請移步入內,喝一口素茶罷!」
尼姑點了點頭,「也好。」
戚氏頭前引路,一邊問道:「敢問師父在哪座寶剎修行?往後得了空,也好去捐些香油錢。」
靜臨不遠不近地跟在身後,便聽尼姑淡淡答道:「貧僧法號智慧。」
「誒呀!可是蓮花庵的智慧師太?」
智慧微微頷首,神情頗為倨傲,「正是。」
戚氏大喜,「誒呦!果然是我誠心向佛打動了菩薩,竟有緣分得見師太!快請進!」
靜臨心裡一樂,原來這智慧竟還是個聲名在外的大師!
「老大家的!快去置備一桌素席款待師太!」
戚氏發號施令,智慧也不推辭,抬眼看向靜臨。
靜臨對上這雙被香燭繚熏多年的眼,仿佛隔著經年煙霧,心裡忽然生出一股奇怪的感覺:這人好像在哪裡見過。
也許是與哪個熟人容貌相似也說不定……靜臨沒做深想,微福了福就去外院找老蒼頭,心裡只道這尼姑好不曉事,頭前已經吃了王乾娘一份銀子,這會兒還要再吃個席面,待會保不准還要再要些施捨,什麼勞什子的高人師太,不過是搖鈴打卦的騙子罷了,也虧得戚氏信得什麼似的,一年到頭不知有多少銀子舍給了這號人,和打水漂有什麼分別!
也罷,人必有一好,若她不好這個,自己又如何能把准她的脈?
只盼著這位智慧師太高明些,別教戚氏看出了破綻才好。
堂屋裡,戚氏請智慧上座,顛顛地給倒了杯素茶,自己方在下首陪坐了。
智慧看向門外的目光放得很長,收回了,方才又四周打量起這屋子來,越看神情越嚴肅,直將眉心皺出了個淺淺的「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