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痕擔心寸甫上當受騙。
正當有痕猶豫,是否要去望江樓一觀,傅其默也發來消息:
周日家裡有一場小型藝術沙龍,只邀請二三好友到場,請你一同前往,可否賞光?
周日?有痕算算日子,正好同寸甫七月十五的時間撞車。
有痕一邊因傅其默主動聯繫她而高興,一邊又為在他面前暴露自己迥異平常的醉態而感到尷尬。
兩相權宜半天,有痕決定回絕傅其默的邀請,表示自己周日晚已經有約,下次罷。
被她拒絕的傅其默也不著惱,甚至發來一張金色圓臉大貓的表情包:要說話算話哦!
有痕被大貓渴望小魚罐頭的表情逗笑,忽然就把那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尷尬放下了。
到得七月十五日,有痕按照導航指使,驅車準時來到寸甫約定賞畫的望江樓。
望江樓位於浦江江心島上,原是一座江心燈塔,在夜晚與濃霧天以燈光示警來往船舶,避免誤撞江心島。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場特大洪水過後,市政府組織疏浚工程,將此處河道拓寬改道,並建了座觀光棧橋連接江灘與江心島,燈塔失去指引過往船隻的功能,便被改建成如今的望江樓,是一處吃茶點看江景的好地方。
作為浦江人,有痕從來只是經過,這還是第一次走過棧橋,踏足望江樓。
望江樓仍保持著燈塔的外形,塔身在原有基礎上開了數扇長窗,嵌入牆體的壁燈將窗內窗外照得通明。
門口有制服筆挺的侍應禮貌客氣地攔下有痕,「今晚此地舉辦私人活動,請出示邀請函,謝謝!」
有痕展示手機私信,「我只收到電子邀請函。」
侍應認真看了一遍邀請函,恭敬有禮地對有痕微微欠身,「渾女士,裡邊請。」
有痕被「渾女士」三個字惹得強忍了笑,邁步跨過門檻,走入望江樓。
樓內沿牆擺放著一溜桌椅,可以通過落地長窗三百六十度欣賞浦江風景,正中原是一張表演茶藝用的茶台,因場地要做賞畫之用,茶台被移至燈塔樓梯下方,原本的位置豎起一面落地紅木畫架,上頭並排懸掛著三幅水墨畫。
室內已有來客,或坐或站,彼此寒暄交談。
自有痕的角度望過去,一眼能看見橫在當場的紅木畫架側面,和一位面朝她正對入口的老者。
老先生身材高瘦,滿頭白髮,穿著樸素,在同一個背向門口的年輕人低語。
年輕人身形頎長挺拔,蓬鬆黑髮微微捲曲,穿一件湖水藍襯衫,配一條經典藍牛仔褲,姿態閒適。
室內隱隱約約還仿佛聽見吳先生的聲音。
有痕本能地一愣。
吳先生是邀過她今晚一起到老朋友處賞畫的,結合傅其默說家裡有一場賞畫沙龍,有痕猜測吳先生和傅其默說的,是同一場賞畫會,賞的應該也是同一組作品——師傅牧行雨的江海攬勝圖。
有痕也拒絕了吳先生的邀請,並向她解釋,「有位網友說新得了一幅牧老的畫作,約我賞畫,我怕網友上當受騙,所以想去實地看看,也免得有人打著師傅的旗號招搖撞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