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手,擁抱了他。
陽光在午後晃動如浪潮起伏。
就在一片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氣氛當中,德富拍賣行「絲彩錦繡——當代名家刺繡」特拍在德富自有展館拉開為期三天的預展。
預展首日,安女士和凌瓏齊齊到現場,為前來觀展的觀眾解說她們提供的八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和繡制時使用了多少種針法。
有痕與梁如詩相約前來,傅其默和林遂韜在旁作陪。
出示預約觀展碼進入展廳後,有痕老遠就看見母親安欣,頭髮綰成一個低圓髻,穿一件藕荷色真絲斜襟旗袍,下擺繡著一線綝邊,令得旗袍裙擺垂墜又不失飄逸,正向觀眾講解一幅作品。
安女士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浦繡技藝傳承人,她舉辦過浦繡進活動,也與街道合作過浦繡進社區項目,也在自己的浦繡工作室接待過對浦繡這一傳統刺繡文化充滿好奇的外國友人,但這還是她第一次為自己的作品上拍做講解。
德富的潘曉說她作為國家級工藝大師,作品還是由她本人講解更具說服力,也能讓觀展者和有收藏意向的買家了解作品背後的汗水和付出。
有痕不願上前打斷母親的講解,遂與好友一行先在一旁觀看其他作品。
凌瓏在人群里看見有痕,笑著迎上來打招呼:
「呦呦姐來了!」她帶著一種主人的姿態,「師傅剛才還在問你來了沒有。」
她眼光往傅其默、梁如詩和林遂韜身上一轉,「呦呦姐帶朋友來了?師傅看見你們一定很高興。」
她覷了個安女士講解的空隙,領有痕走過去,「師傅,您看誰來了?!」
安欣看見女兒,眼前一亮。
她與女兒固然矛盾重重,可在人生這樣的高光時刻,還是不免希望丈夫女兒能陪在她的左右,見證她的成功。
「詩詩也來了。」安女士見過梁如詩,以前女兒讀初中時,梁如詩還常常來家裡過夜,同有痕兩個人老是擠在一張床上,深更半夜不睡,聊天,看小說。
她一度擔心梁如詩會帶壞女兒。
幸好兩人都順利考上高中,又一起進了大學。
對兩個同來的年輕男子,她只當是梁如詩的朋友,略微客氣地朝他們微笑,「等一會兒先不要走,一起吃飯。」
有痕點點頭,她也想趁機將傅其默介紹給母親。
安女士得了女兒的肯定答覆,便又帶著愛徒去為潛在買家做講解。
凌瓏拋給有痕一個得意的眼神,跟了上去。
爆脾氣的梁如詩幾乎跳腳,「有痕,我可以套你媽媽這位弟子的麻袋嗎?」
「要結婚的人,請你不要有犯罪的念頭。」林遂韜勾住未婚妻的腰。
梁如詩仍氣鼓鼓的,「她有什麼可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