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自矜身份,不願意到拍賣會現場,接受等待別人競價時的煎熬,可她不怕。她交足了保證金,獲得了參加拍賣的資格,就是想到現場,親眼見證她的作品獲得認可的紀念性時刻。
等足兩小時,她才等來師傅的作品,一幅二十四寸的老梅喜鵲圖,遒勁雄渾的梅干與點點盛開的紅梅和落於其上顧盼自若的喜鵲,寓意喜上眉梢,起拍價五十萬元。
凌瓏覺得起拍價定得偏低,但師傅說不可貪功冒進。
到底是年紀大了,做什麼事都瞻前顧後,沒有闖勁,凌瓏想。
現場買家對這幅老梅喜鵲充滿了熱情,一則尺幅不算太大,價格也很合理,又是今秋最受熱捧的浦繡作品,拍一件回去,掛在客廳里,也好同人說這件作品與參與國慶盛典的獻禮作品出自同一位大師之手。
可當凌瓏耳聞目睹競價從五十萬、五十五萬、六十萬,一直攀升至兩百二十萬仍未停止,叫價聲不斷在拍賣會現場響起,她感到自己整個人激動得不住顫抖。
這幅老梅喜鵲圖,在師傅的浦繡展示館掛牌也是五十萬,可始終問詢者寥寥,看得人多,願意買的人終究還是少。然而乘著今年國慶獻禮被多加媒體報導的東風,在拍賣會上,五十萬隻是起拍價而已。
現場叫價還在繼續,凌瓏的一顆心已飛到自己的那幅作品上去。
德富的拍賣圖錄上,她的作品排在師傅的作品之後,同樣是一幅二十四寸尺幅的事事如意,以放雲老人的事事如意圖為藍本,底價二十萬。
當安欣的老梅喜鵲圖以四百八十萬成交,凌瓏忍不住坐直身體。
開價五十萬乏人問津的繡作,在一番媒體熱捧市場炒作之後,拍出四百八十萬的高價來,哪怕去除佣金,收入也相當可觀!
凌瓏一顆火火燙的心,在自己的事事如意僅以八十萬元成交之後,猛然冷了下來。
之後哪怕師傅的作品拍出一千七百萬元高價,成為本場標王,她的興奮也遠不如開始的時候。
她比師傅差在哪裡呢?凌瓏心裡是不服氣的。
師傅這次的獻禮作品,超過三成由她負責繡制的,連評論家都說她已有後來居上超越前人的水平。
難道僅僅因為她名氣沒有師傅響亮,只是工作室的一名繡師,而不是獨立成名的工藝師?
這念頭如帶刺的藤蔓在她腦海里紮根蔓延伸展,不斷刺探凌瓏的內心,散場時幾名走在她前頭的買家的議論,更教她難以釋懷。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