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1 / 2)

「陛下,皇祖母。」

洛長安跪在她身側,嗓音滯澀,「臣以為,臣與姜滿此時完婚,為時尚早。」

兩道目光同時望過來。

皇上的眼中微有詫異,太后同樣滿面不解。

「臣的確心悅姜滿,也正因此,臣以為此時提及婚事,實在太過倉促。」

洛長安神色堅定,鄭重道,「臣珍重她,所以想得她全心所願,亦想許她一個準備完全的禮,而太康一事迫在眉睫,眼下實在不是完婚的好時機。」

話音落下,姜滿雙膝一彎,同跪在他身側。

她順著洛長安的話道:「臣女與三殿下所想相同,亦以為國事為重,兒女私情為輕。請陛下,太后娘娘再做思慮。」

屋內安靜了一會兒。

許久,太后嘆息一聲:「皇上,哀家瞧這兩個好孩子顧全大局,他們既都有此意,也算是心有靈犀,不如依他們所言。」

皇上卻不說話,神色沉沉,不知在想些什麼。

姜滿小心觀察著皇上與太后的神色,餘光捎帶著留意了下洛長安。

太后和洛長安的主張與皇上的相左,眼下沉默雖正常,這樣的氣氛卻十分古怪。

在洛長安與她提及過去的隻言片語中,洛長安口中的『父親』顯然是個溫柔而寬宥的人。

如今的皇上雖然面上溫和,與她交談時亦如大多長輩那樣,用的是縱著她、哄著她的語調,可這一切卻似乎只是他面對他人時下意識的習慣,並非是他的真意。

至於皇上的真意……天威難測,不知是不是因皇上身在高位的緣故,姜滿從未見他流露過絲毫,也無從捕捉。

這與她從洛長安那兒聽來的,對皇上的認知是極為不同的。

而眼下,姜滿瞧著這幾人,便又會想到秋獮時見到猛虎傷人時,洛長安的反應。

他們這三人不像是母與子,不像是父與子……甚至不像是君與臣。

御書房沉在一片寂然里,直到外面又傳來一聲通傳,空氣中的塵埃好似才重新開始舞動。

鄭貴妃端著只

瓷盅走進來。

似是沒想到御書房裡有會這樣多的人,她怔然一瞬,彎身向太后與皇上請安。

禮罷,鄭貴妃上前,將瓷盅放在案頭。

「秋時燥氣重,妾聽陛下近日偶有輕咳,為陛下煨了雪梨送來。」

她嗓音柔柔的,輕點了點瓷盅,又轉身去扶太后,「今日的天氣很好,娘娘出來走動,可是身子好些了?」

「鄭貴妃,剛巧你來此。」

太后扶過她的手,轉向猶未起身的姜滿與洛長安,「你也知道,哀家曾在太康小住,哀家今日來,是想讓這兩個孩子去太康為哀家還願。皇上與哀家思及太康路遠,想讓他二人儘快完婚,這兩個孩子卻推脫,依你之見如何?」

太后避重就輕,一番言辭將皇上欲分離二人的意圖瓦解破碎。

鄭貴妃的目光凝了凝,在洛長安與姜滿身上輕掃而過。

她眨了眨眼,道:「妾以為,他二人不管何時完婚都是宮裡的喜事,妾今日就回去備著,屆時定出不了差錯就是。」

她是個驕縱的,卻也是個聰明的,執掌宮事多年,在皇上與太后間周旋早已得心應手。

太后輕輕握了握她的手,對她的含糊並不滿意:「你是好意沒錯,不過這叫什麼主意。」

「妾覺得,完婚是大事,該多番思慮。」

鄭貴妃看了眼太后,又觀察皇上的面色,試探著開口,「只是說起太康,妾聽兄長說過,太康多貿易,有許多異族人長住,周遭虎踞龍盤,前行一路必然艱難。三殿下與姜姑娘此去還願雖有明正司護衛,遇事卻起不到威懾的作用。若陛下放心不下,妾眼下快馬寄信給兄長,調遣他的人隨行護送,陛下覺得如何?」

鄭貴妃柔聲輕語卻直至關要,皇上聽懂她的話,面色終於鬆動幾分。

鄭貴妃察言觀色,趁機再道:「長公主殿下回太康後,新調任去太康的知州想必也快到了,三殿下此去,不僅為太后娘娘還願,還可替陛下留意這新知州如何,算是兩全其美了。」

皇上聽著她的話,垂首又思量了一會兒,點了頭。

姜滿與洛長安一同前往太康一事就此定下,未免驚動長公主,二人先行啟程,皇上再頒旨意。

與此一齊定下的,還有二人自太康回京後完婚一事。

太后念著盼著,只道待二人回京正是春時,春光正好,屆時擇一吉日完婚,她此生便可安心了。

幾人相繼告退,皇上尚有事交待,留下了洛長安。

走出御書房,姜滿自劉姑姑手中接過寫滿經文的紙張。

她捧著紙,邊問:「姑姑,太后娘娘的身子可好些了?」

劉姑姑理好紙張,應她:「姜姑娘有心了,娘娘近日都好,只盼著這還願一事。姑娘是有福之人,還請回去後稍加領悟,還願之時務必心誠。」

姜滿點頭,恭謹應了聲「是」。

最新小说: 快穿女配:死遁後我成了白月光 快穿炮灰要福壽安康,功德無量 快穿偷渡:從逃荒開始 春棠錦 最高樓 嫁給任務對象後 快穿我在忘川河邊渡女配 和前夫一起穿進狗血文 女穿男之他娶了溫柔老師 攻略黑心蓮的千層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