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將軍精通兵法,說道:「昔年秦國強大,六國為抗秦,結為同盟聯合對抗, 集弱小之力以抗強敵, 此為合縱。」
荀子微道:「那若要破敵方合縱呢?」
趙錦繁道:「連橫,逐個擊破。」
「不錯。」荀子微道, 「剩下的八十三戶鄉民來自四個不同鄉里,雖為了共同利益而結合, 但每個鄉對於利益需求都不同。」
馮文先去找了長水鄉的村民,長水鄉的鄉民多以漁業為生,為保證水利興修,此鄉鄉民正面臨土地被征, 以及搬遷問題。馮文說只要長水鄉的鄉民不再反對修建堤壩,他可以在這方面予以一些方便。
當然具體能給什麼方便, 他沒明說。但有了高官的口頭保證,長水鄉的鄉民心裡開始算計了起來。
長水鄉反對修堤的鄉民只有二十餘戶,而面臨土地問題的鄉民則多達百餘戶,且反對堤壩修建的鄉民中也有不少面臨土地問題的。
在多數人的利益面前,少數人的利益只能被捨棄。
「現在放棄也不是沒有補償金,不是還有五兩嗎?那也不少了,我聽說別的地方服徭役沒有這樣的好處,咱已經算是賺到了。」
「你們放心去服役,大傢伙鄉里鄉親的,平日都會幫忙照看你們妻兒老母的。」
這邊長水鄉的鄉民被勸服。
馮文轉頭又去見了禾高鄉的鄉長。禾高鄉的鄉長德高望重,在鄉里威望頗深。鄉長的兒子在外鄉惹了官非,解決這種官非對常人而言難於登天,但於馮文而言只是一句話的事。他答應幫鄉長的兒子解決官非,但要他出手有條件。
他不管鄉長用什麼手段,他要看到滿意的結果。
於是鄉長立刻召了鄉民們集會,苦口婆心勸了起來。
「就算得了高額撫恤金又怎樣?你們為了這種事得罪高官值得嗎?那個知縣不過芝麻官,能護得住你們嗎?」
「你們以為那個知縣那麼好心真的想幫你們,我早就聽說了,他在京城就算得罪了這位高官才被發配到咱這窮酸地來的,做這些事就是為了給那個高官添堵。你們傻嗎?被人當槍使。那個知縣是得意了,可是你們怎麼辦,想想你們的子女親眷,可千萬莫要卷進去被連累了才好。」
「還有你們夫妻兩個,日日為了這事吵得不可開交,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的怎麼行?」
「鄉長說的是,家和萬事興。」
剩下還有兩個鄉。其中一個鄉地偏,人口少,統共只有六戶人家參與反對重修堤壩一事,馮文只是稍稍威脅一二,施以薄利就拿下了這六口人。
拿下三個鄉的鄉民後,還剩下最後一個玉桂鄉,馮文派人將其他三鄉決意放棄一事,散布到了玉桂鄉。
玉桂鄉的鄉民看著最開始堅定不移的夥伴動搖,內心也產生疑慮,如果堅持反對修堤於他們有利,為什麼別人都放棄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