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微道:「嗯。」
趙錦繁幾不可察地鬆了口氣,轉過身正要走,荀子微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他斟酌著開口:「你……不想再問問別的嗎?」
趙錦繁腳步一頓。
身後之人看見她袖擺間松握不定的手,原本想說什麼的,但沒說下去,改口道:「就比如問我,撫恤金那件事過後,沈諫如何了?」
趙錦繁緊繃的眉頭一松,順著他的話問道:「他如何了呢?」
荀子微道:「沈青天之名自然不在了。」
那些他曾經拼命想幫的百姓,沒有一個
願意替他正名,因為證明了沈諫是好心是對的,就代表著是他們錯了。
一個人要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是需要勇氣的。要一群人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不可能的。很多時候,多數人都認同的事,錯的也變成了對的。
趙錦繁道:「那然後呢?」
荀子微道:「然後他扔掉了那幾件洗了又洗的舊衣,花光從前省吃儉用攢下的所有積蓄,換了身光鮮亮麗的著裝,跑去找了馮文。」
他又一次向馮文低了頭,屈膝朝馮文行了一個大禮。他說他不想再留在浮州,請求馮文調他回京。
馮文問他憑什麼?
他說:「我能餵飽整池魚,不擇手段的。」
趙錦繁問:「那馮文同意了?」
荀子微搖頭道:「不,他拒絕了。」
不過看在沈諫今日穿著比較順眼的份上,他對沈諫說,他不願意浪費時間在無能的人身上,若沈諫能憑自己的本事回到京城,屆時再來找他。
趙錦繁問:「他照馮文的話做了?」
「當然沒有。」荀子微道,「沒過幾日,沈諫展現了一番他的『不擇手段』,讓馮文親自跑來找了他,把他請回了京城。」
「關於馮文與沈諫還有件有意思的事。」
趙錦繁道:「說來聽聽。」
荀子微道:「馮文辭任前,所有人都傳會舉薦溫漣為後繼人,誰也沒想到,他最後舉薦的人是沈諫。儘管永安侯世子堅決反對,但反對無效。誠然馮文相當討厭沈諫,卻不得不承認,他是最適合那個位置的人。」
趙錦繁扯了扯嘴角:「……厲害。」
荀子微道:「能從一貧如洗爬到位極人臣的人,必定了得。不過我認為,有一人遠勝於他。」
趙錦繁問:「誰?」
荀子微道:「我。」
趙錦繁微愣:「您不覺得最近您的勝負欲愈發強烈了嗎?」
荀子微應道:「是。」
大概是因為,她手上的那枚白玉吊墜,他在某個人那裡,見過極為相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