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小高縣令似乎還在為之前酒會上的冒犯之言向離娘賠罪道不是。
離娘風輕雲淡地笑了聲:「倒不是不能告訴你,只不過我說了你也不愛聽。」
小高縣令忙道:「怎會?你說什麼我都要聽。」
離娘看了他一會兒,嘆了口氣道:「那我就當個故事,說給你聽吧。」
她抬眼望向漆黑夜色道:「從前有位姑娘,幼時經歷過饑荒,僥倖活了下來。她看見餓殍遍野,心想此生再也不要看見同樣的場景。」
「她家鄉的水不宜種稻,她就想能不能種出一稻,一種在惡劣環境下也能結出成串穗子的稻。但這並不容易,她想找方法就得先識字,可惜父母不准她識字讀書,家裡也沒閒錢供她,就算有也只會給她兄弟。」
小高縣令問:「那後來呢?」
「後來她就偷跑去了學堂聽講,不過被那的先生趕出來了,去幾次趕幾次。不過她很幸運,有位學識很好的公子覺得她倔得有趣,答應得空就教她識字。那位公子教會她很多,她很感激他,也很……喜歡他。不過門第有別,她也沒抱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後來那位公子和他兄長搬走了,她想她跟那位公子之間的交集到這就結束了。」
「多虧那位公子,她認得了許多字,借著去鎮上書鋪幫人抄書的機會翻遍了所有她能看到的書,終於在一冊古籍上找到了一些關於改良水稻的記載,那些記載很模糊,她照著書一次又一次地試,終於在數不清錯了多少次後,摸到一些門道。」
「再後來那位公子考取了功名,衣錦還鄉,她又再次見到了他。那會兒他一心想在鄉里做出功績,天天跑來田裡。知道她在種那種水稻就天天來找她,那時候讓每個鄉民都吃飽飯,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孤男寡女交集多了,一來二去也就生出了些不一樣的情愫。」
趙錦繁站在門後,聽見這話心裡莫名覺得有些彆扭。
離娘繼續道:「後來上天眷顧,她終於種出那種生命力極強的稻子。那位公子知道了之後很開心。他說只要有了這種稻子,他們就能成親在一起。她還以為他說的是,她做成了這件了不得的事,他父母兄長還有百姓們會因此而認可她,可惜她錯了。」
「他拿著她種的稻,告訴所有人這稻子是他潛心多年種出來的。因為這件功績他很快就獲得了高升。他說只要他得以高升,就能擁有更多話語權,就算家裡人反對他也有力量護她,娶她。他也確如他所說得那樣,不顧所有人反對娶了她。」
「很奇怪,明明多年心愿得償,她卻感覺不到一點高興。他見她整日悶悶不樂,就勸她說,她一個女人,就算告訴別人自己做出了成果,也沒多少人瞧得上。這稻子只有說是他種的,才能為更多人所用所熟知,他這是在幫她。更何況夫婿高升,她也臉上有光。」
「不過她不覺得臉上有光,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她依然是所有人眼中最卑賤的存在。人們對她的鄙夷和暗諷,並不會因為她的夫婿是誰,就減少或消失,相反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