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學著去小意討好,放下馬鞭和弓箭,又學琴又吟詩,想要挽回父皇的心。可等她變成了父皇口中想要的樣子,他又嫌她失去了自我,沒了原來那股勁。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無論她再多做什麼,他總能挑出各種各樣的毛病。並不是因為她不好,只是因為他不上心了。從前她越是推開他,他越是要粘上來,現在她越是糾纏,他越厭棄她。他越厭棄她,她就越不甘心。
到後來他都快忘記有她這麼個人了,她還在等他回心轉意。趙錦繁成長歲月里,總是能見她省吃儉用,花大筆的銀錢,向父皇身邊的宮娥太監買跟父皇有關的消息。她想知道父皇有沒有想起過她,但每次聽到的都是父皇和其他女人如何歡愛的消息。
趙錦繁不懂她為什麼要這麼折磨自己,可能她自己也不怎麼明白。她也曾寄希望於趙錦繁,希望父皇看在他們有一個「兒子」的份上,多來看看她。可惜事與願違,因為趙錦繁生辰時刻被說不吉,父皇更厭棄她們了。
她希望趙錦繁去爭去奪,可趙錦繁怎麼也「不開竅」。她痛恨地問趙錦繁:「你為什麼不爭氣?」
趙錦繁握著想送給她的花枝低下頭。她太想要父皇愛她了,可是他半點都不肯,所以趙錦繁上前抱了抱她的大腿,告訴她說:「不要緊,我會愛您。」
那天是趙錦繁五歲的生辰,父皇在貴妃宮裡陪小公主認字,她的母妃緊抱著她哭了很久。這是她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靠在母妃懷裡。
她以為母妃也需要她,不過沒幾天,母妃不知道聽哪個宮娥說,父皇是想她的,只不過覺得九皇子不吉,才一直不過來。她給了那個宮娥一大筆錢,然後把趙錦繁丟給了奶母。
趙錦繁抓著她的袖子懇求她,不要丟下她。哭著追她跑了一路,她都沒回頭。她說等父皇來找她,一切都會好的,到時候她再來接她過好日子。但趙錦繁知道,不會有這一天。
偶爾母妃也會過來探望她,給她帶一些好吃好玩的。母妃總說讓她再等等,再等等就好。後來她來探望的次數越來越少,趙錦繁也不再期盼她來了。
再後來父皇病倒了,儲位之爭過後,趙錦繁「幸運」地成為了儲君,她很高興終於能母憑子貴與父皇並肩而立。從前的貴妃死了,父皇封她做了新貴妃。
那會兒父皇還沒病糊塗,封妃典禮上,父皇誇她容顏不減當年,她很高興,笑得合不攏嘴,趙錦繁想這大概是這些年她笑容最燦爛的時候。
她笑著靠在父皇懷裡,問他可還記得當年他們初見時的樣子?父皇說:「記得,當然記得!我記得你坐在船上采荷,朕還為你做了首詩。」
她聞言怔住,久久無言。因為她從來沒去採過荷,采荷的是麗妃。她的笑容僵在臉上,又問父皇,可還記得她的小名,當年他們彼此交付那晚,他喊了很多遍,說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父皇又答:「記得,當然記得,你叫……叫阿妙。」
她的笑容徹底消失在了臉上,阿妙不是她的小名,是賢妃的。她精心打扮的臉,在那一刻顯得有些滑稽。原來他早就忘了她是誰,可能連她自己也忘了自己是誰。
封妃宮宴還在繼續,宴上笑語歡歌不斷,後殿卻傳來消息說——
葉貴妃自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