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紅欲言又止。
小皇帝心知她還有話要說, 便道:「等朕處理好公務就去看望太后。」
月紅這才離開。
等到黃昏時分, 小皇帝終於從公務中解脫出來, 他如今才知道前些年多輕鬆,原來一國之君竟然要處理這麼多事情。
忍不住便想起之前那段日子,顧太師曾經表示可以緩慢過度。
當時皇帝還覺得顧太師有些瞧不起人, 如今猛然接手, 心底倒了解顧清衍確實是好意。
「陛下,太后娘娘那邊已經派人催了兩三回了。」
聽見這話, 皇帝心中更是不耐。
到底是親娘,小皇帝揉了揉眉心便起身:「走吧。」
太后正翹首以盼, 一桌子飯菜熱了好幾回,等得心底焦急不已才終於接到信。
她忙不迭的走到宮殿門口,看見皇帝就開口:「皇兒總算來了,可讓哀家好等。」
「太后若是餓了就早些吃, 公務繁忙,若是因此餓壞了母后,兒臣心中不忍。」小皇帝笑著說道。
太后親昵的拉住他,一如當年,只是她還沒意識到眼前的孩子,早已不是她當年能摟在懷中庇護的小太子。
「既然你說了要來,就算再晚哀家都願意等。」
說著又關切道:「朝堂固然重要,可皇帝的身體更重要,你可千萬別累壞身體,否則……」
兩人都想起英年早逝的先帝。
小皇帝輕咳一聲,點頭道:「多謝母后關心,兒臣會照顧好自己的。」
「也怪皇后年紀小不經事兒,每日裡忙東忙西的,也不知道關心皇帝身體。」太后忍不住埋怨了一句。
小皇帝已經皺了眉頭,知道太后又要開始挑剔皇后的不是。
皇后是先帝親自挑選的,德容樣貌無一不好,更難得一舉生下嫡子,讓小皇帝有了親政的機會。
於情於理,小皇帝都十分喜歡這位皇后。
但不知道為什麼,太后與皇后總有幾分不對付,讓小皇帝有些發愁。
這會兒聽著太后念念叨叨的話,小皇帝忍著吃了點東西,便岔開話題:「母后若是在宮裡頭待得悶了,不如去行宮住一些時候,那邊地方寬敞,景色也好。」
哪知道一說這話,太后的臉色就變了。
她立刻想到先帝臨死的時候讓她去行宮祈福,差點沒能回來。
如今小皇帝因為皇后,居然再次提起讓她去行宮,太后心底對皇后更恨。
小皇帝若是知道親娘的想法,心底也會覺得冤枉。
天知道他壓根沒這個意思,提起這個想法只是想讓親娘別老盯著皇后,有這個閒工夫就去行宮住幾日玩一玩,此行宮非彼行宮。
太后連忙岔開話題:「倒也不是很悶,皇帝,如今你已經親政,一切可還順利,朝臣們可還聽話?」
小皇帝見他不肯,也不強求:「尚好,還得以後再看。」
太后便道:「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儘管差使柳家舅舅和表兄弟,他們都是樂意為你分憂的。」
小皇帝忍不住放下碗筷,臉色都掛下來。
「他們雖然出身不高,卻是跟你血脈相連的親人,肯定是一心一意為你,別旁人更值得信任。」
太后尚且沒察覺,心底想著娘家人說的話,越發覺得如此。
柳家入朝能得到富貴,還能幫到自己的親兒子,在太后看來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皇帝卻嘆氣不已,心想先帝說的沒錯,當年太后還是太子妃的時候,身上恭順聽話的優點,如今都成了缺點。
柳家那是有什麼人才,一個個恨不得趴在太后身上吸血,他登基為帝這幾年就鬧出不少事情來。
如今滿京城都知道柳家的糟心事,要不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小皇帝連個閒差都不想給他們。
偏偏太后看不清,還以為是其他人故意打壓娘家。
見皇帝不搭話,太后越發著急了,連聲問道:「皇帝,哀家都是為了你好啊。」
「那幾位輔政大臣霸占朝政,虎視眈眈,壽親王與顧清衍如今看著是還好,可人心隔肚皮,你也得多一個心眼子才好。」
小皇帝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母后,是不是又有人在你耳邊嚼舌根?」
太后閃過一絲心虛,但想到自己也是一腔好意,頓時理直氣壯起來:「難道不是嗎?」
「不說顧清衍,光是壽親王就值得提防,人人都知道他雖然姓裴,實則是文帝的嫡次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甚至還說道:「他好好當著壽國公倒也罷了,如今偏偏成了君王,你父皇臨死之前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將兵權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