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盼兒要做的就是吃食,感覺這裡不太合適。她決定再去縣裡看看。清陽縣城離他們村更遠些,約有十來里路。不過,據說清陽縣人口稠密,街市繁華。
對於李盼兒去鎮上的事,趙氏還能勉強放心。但是聽說她要去清陽縣城時,趙氏就不淡定了。那可是縣城呀,她長這麼大,才去過一次。那裡的人口那麼多,人一多就亂,她一個女孩子家,要是走丟了或是碰上壞人了可怎麼辦?
趙氏堅決不同意李盼兒不去,李盼兒無奈,想來想去,就算她帶著王大郎王二郎去,母親肯定也不放心,覺得他們都是半大孩子,但是要跟著大人去,那得等著人家有空,她現在可等不了。她也想過去找王五嬸,但是說真的,這時節,人家都挺忙的,又不是臘月農閒。
正當李盼兒正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時,王奶奶卻提出要跟她一起去縣城。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重男輕女奶奶(二十二)
李盼兒一問才知道,原來王奶奶是要去縣城賣些鞋墊之類的繡品,一個冬天,她積攢了不少。賣了錢打算再買些繡錢,接點活回來做。
趙氏一聽說王奶奶要跟著去,自然就放心多了。
趙氏知道王家的情況,還特意多給李盼兒拿了些零用錢,並囑咐她,千萬不要讓王奶奶多花錢。李盼兒點頭表示明白。
看到李盼兒要進城,兩個姐姐說不羨慕那是假的。她們長這麼大隻去過鎮上。
李盼兒也理解她們的心思,就笑著說道:「大姐,二姐,我這次先去探探路,下回,我帶著你們去。」
兩人相視一笑,也不知道信了沒有。
李盼兒換上了新衣裳,拿著包袱,一切收拾妥當,王奶奶那邊也收拾好了。
兩人一起出了村子,他們也要步行去鎮上,再從鎮上坐牛車或驢車去縣裡,當然也可以一路走到縣城。
當李盼兒輾轉一圈來到清陽縣時,看到眼前繁華熱鬧的景象不由得暗暗竊喜。縣裡街道寬敞乾淨,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人群接踵摩肩,熙熙攘攘。
這種地方不正適合做生意嗎?
李盼兒先跟著王奶奶去繡品店賣繡品。這家店鋪叫白家繡莊,既收各式繡品,又兼賣繡線、帕子等各種東西。老闆娘三十多歲,為人十分熱情和氣。
王奶奶把繡品賣了,又買了些繡線。最後出來時她跟李盼兒說道:「這是家老店了,以前我年輕時就經常在她家賣繡品。那時候的掌柜應該是這個掌柜的婆婆。等過陣子,你兩個姐姐出師了,做的繡活也可以拿到這裡賣。」
李盼兒表示記住了。
出了繡莊,兩人往集市走去。
集市上更加熱鬧擁擠,各種吆喝聲、叫賣聲、講價聲混雜在一起,此起彼伏。
王奶奶提醒李盼兒要注意小偷,錢什麼的一定要放好。
兩人就順著人流,左看看右看看,一路閒逛下去。
街上的商品也算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泥人、彈弓等各式各樣的小玩意都有,饅頭、包子、麻團、餛飩、湯圓、炸糕等各種小吃也非常齊全,而且看上去,生意還都不錯。
李盼兒還特意詢問了價格,價格比她想像中的還便宜些。
她想想嘗嘗這些人的手藝如何,更想知道自己跟他們相比,還有多大差距?
小吃這麼多,可是她帶的錢不多,她只能選擇一兩樣嘗嘗味道。
李盼兒挑來選去,最後選擇買了兩個肉包子,她一個王奶奶一個。王奶奶見她買了包子,而且還是肉的,不由得一陣心疼,說她帶的有乾糧,沒必要這麼浪費。
李盼兒實話實說道:「王奶奶,其實我今天來,不只是來逛逛的,我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生意可做,你知道的,我們家田地少,又沒有勞動力,我想弄個什麼營生,好養活我們一家人。」
王奶奶用憐憫的眼神看著李盼兒,嘆息道:「可憐的孩子,你小小年紀就要為家裡操心。你爹你奶奶真是造孽喲,要是我有這麼好的兒媳婦和孫女,我疼都來不及,哪裡會往外趕。」
李盼兒說道:「沒事,我們搬出來後過得比以前更順心,我們母女四人都是一個性子,吃得了苦,受不了委屈。日子再難我們也不怕。」
王奶奶點點頭道:「你這孩子有志氣。說得也是,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難些也不怕,你看看我們家,那麼難的日子也有到頭的時候。說起來,我們全家最該感謝的人是你,若不是你,你爺你七叔現在還在床上干躺著呢。」
李盼兒連忙搖手:「行啦,奶奶,你老就別說這種見外的話了。」
王奶奶忙說道:「行行,我也不說了。」大恩不言謝,他們要記在心裡,以後慢慢報答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