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神婆來李家作了法,但葉氏的病情並沒有好轉,不但沒有好轉,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她開始發燒,不停地說胡話,怕黑,怕一個人待著。更怕看見李念弟,一見到她必然會大喊大叫。每每這時,李念弟便一臉難過地對眾人說道:「我沒有打我奶,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奶現在就是不能看見我。我也只能躲起來了。」實際上,她是極樂意躲起來的,如果可以的話,她一眼都不想多瞧葉氏。
葉氏的日子不好過,但李念弟她們幾個的日子卻好過了許多。這是此消彼長的事情。從這以後,葉氏再也不敢也不能剋扣她們母女幾個的口糧了。她自顧尚且不暇,哪裡有空管這些事?
葉氏病倒了,李家上下亂成一團。杜氏懶不願意多干一點活,小葉氏又精明不肯吃虧,再加上江氏也出了月子。於是做飯的事仍跟以前一樣,三家輪流做。
其他人做飯,李念弟不管,她只管分到該分的飯菜,一家人吃飽就行。不過,一輪到三房做飯,李念弟從來都是毫不客氣的拿走一部分吃食。母女四個每頓都吃得飽飽的,晚上還能再給江氏加一頓夜宵。
江氏吃得飽了,再沒有人折磨虐待她,之前快垮掉的身體也漸漸好轉起來,奶水也慢慢地回來了。小傢伙有奶吃了,臉蛋也一天天豐滿圓潤起來,顯得愈發可愛。小傢伙的名字也取好了,是江氏的起的,叫新新。取意是新的開始,有時也叫她小新。
天氣越來越冷,小新新一天天地長大。而葉氏卻仍然不見好轉。她日漸消瘦,臉色蠟黃,目光呆滯,說話有氣無力。李家人看情況不對勁,只能托人捎信給李家三兄弟,叫他們趕緊回來看看。李家老大就叫李大,老二就叫李二,老三原本也叫李三,不過他讀書後覺得這名字不好,配不上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就請先生給自己重取了個名字叫李世林。
李大李二當初是秋收種上麥子之後,都到隔壁的鎮上打短工去了,一接到信就連夜趕了回來。緊接著,李世林也回來了。
三兄弟一到家,自然先要詢問葉氏的病情,要問一問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麼一問,他們才知道葉氏的病根是因為三房而起有。原來是江氏那死去的娘附身到念弟身上給嚇壞的。
李大是個暴脾氣,當下就拍著桌子吼道:「這三弟妹乾的太不是人事了。怎麼能讓她娘把咱娘嚇成這樣。」
李老二也附和說:「確實,三弟,這事是你媳婦做得不對。娘要是有三長兩短,我看你媳婦還有臉活沒有?太不孝順了。」
李世林也覺得自己媳婦不對,不過,他一時也拿不準此事的真假,便說道:「當時有人親眼看見嗎?真的是我岳母附體到念弟身上的?」
杜氏和小葉氏一口咬定是真的,她們都親眼看見了。小葉氏還繪聲繪色地描述那天的情形:「你們不知道有多嚇人。念弟就是突然間被鬼魂附上身的,她一個小孩子一下子變得厲害極了,把咱娘摁在地上連扇了好幾十巴掌,又是打又是罵的。我們都嚇傻了。這事不光是我們看到了,村里好多鄉親也看到,不信你出去打聽打聽。」
李世林皺著眉頭,這種靈魂附體的事,他當然也聽說過。可是卻沒有親眼看到過。而且聖人曰:子不語怪力亂神。要不要信呢?作為一個讀書人,他也有點矛盾。
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李世林相不相信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李家的其他人都相信。
見到三個兒子回來,葉家的病情略有好轉,精神頭好了許多。
她掙扎著坐了起來,跟大家寒暄幾句,她便有意支開大兒子和二兒子,單獨留下三兒子,似乎有要緊的話要跟他說。
李世林趕緊伸手扶住葉氏,說道:「娘,你覺著好些沒?」
葉氏呼了一口氣,才慢聲說道:「兒呀,你那個媳婦是真不能要了。」
李世林點頭附和:「是啊,娘,我早就覺著她不能要了。」
葉氏擺擺手,頓了頓又說道:「我是說,咱也別想著啥名聲不名聲的,趕緊叫她走吧,再這樣下去,你娘我會沒命的。」
李世林嚇了一跳,趕緊說:「娘,你別自己嚇自己,你的病只是小病,很快就好了。」
葉氏想想那天的事,仍然心有餘悸:「你那個岳母真的上到念弟的身上了,是真的,那打人的力道假不了。」
李世林沉默著,一時也不知接什麼話好。
葉氏繼續說道:「兒呀,你趕緊寫封休書把江氏休了,咱惹不起躲得起。留著這個禍害會連累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