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菜放好,江氏給他算了錢,又讓他們喝了碗熱茶才讓他們走。
小哥臨走時還對江氏說:「嫂子,我姓劉,人家都叫我小劉哥,經常在咱們這一塊賣菜,你家要是啥需要的,儘管告訴我,你放心,我絕對保證菜比別家新鮮還便宜。」
江氏說道:「好的,我記得你了。」
等到小劉哥他們一離開,母女幾個就開始幹活了。幹了一會兒活,江氏又說:「念弟,你們先在家,我出去買點肉和菜,咱們明天請客要用。」
李念弟說道:「娘,你想好明天要做什麼菜了嗎?」
江氏想了想說道:「還沒想好,請客嘛肯定得有肉菜,我得買點肉。再炒幾個青菜,蒸兩鍋饅頭就差不多了。」
李念弟說道:「我聽人說,這搬家請客也是有講究的,咱們得做些實惠好吃又有彩頭的。比如做一鍋肉燉菜,有葷有素,熱氣騰騰,吃著也開心。然後再買點魚,做條魚,這兩道硬菜可以的,其餘的再來些青菜豆腐之類的也差不多了,對了再來個四喜丸子。」
江氏微微一皺眉頭道:「燉菜我倒會做,但四喜丸子怎麼做,我不知道。」
李念弟說道:「我跟爹去南安城的時候聽別人說的,很好做的,到時我來做吧。」
母女倆又把明天要買的東西盤算了一遍,以免忘記了。
第二天清晨,江氏早早地起床熬了一鍋小米粥,溜了饅頭,一家人就著昨天的剩饅頭還有鄰居送來的鹹菜吃了頓早飯。盼弟和招弟在家看家看孩子,江氏和念弟一人背上背著個竹簍,手裡還提著一個。她們要去西市採購。
她們去得早,市集上的人還不算多。不過,勤勞的小商小販們早早地就占好了位置,擺好了攤子,一邊互相寒暄著一邊等待生意上門。
她們自然是要貨比三家,先多問幾家的價格,看看東西的質量,最後再決定買哪家的。
安個家可真不容易,雖然楊先生給他們留了大部分家什和廚房用具什麼的,但還是要添好多雜七雜八的零碎東西,隨便買買就是十幾樣,怪不得人家說破家值萬貫。
最後,李念弟對江氏說道:「娘,咱們今天要買的東西太多了,這樣來來回回不知道要費時多久,我怕時間長了,小新會哭鬧,要不,咱們分頭行動吧,然後誰先買完,就出來在這裡等著,不要亂走動。」
江氏不大放心地道:「可是我怕你走丟了咋辦。」
李念弟說道:「娘,這幾次,你看我哪次有事了?再說了,我也不小了,過完年就十二了,我是家裡的老大,有的活就得我干,你老不放心我哪行啊。你一個人渾身是鐵能碾幾根釘,何況小妹還離不開人。你就得讓我提前鍛鍊鍛鍊。你放心,我心裡有數的,就算走丟了,我還不會問路嗎?」
江氏一想也是,家裡的很多事少不了都得念弟幫忙。她不放心才能放心,唉,窮人的孩子不當家也得當。
江氏囑咐道:「行,那我去買菜買肉,你就買些鹽和調料之類的就行,買完不要亂跑,也別隨便跟人攀談,就在這兒等著我,我一會兒就回。」
兩人說好以後便開始分頭行動。
江氏去買菜和肉,李念弟去買鹽和各種調料。這個時代的鹽可真貴,而且鹽粒還粗,顏色發黃,就那麼一塊就不少錢。其他一部分調料要在中藥店裡買,什麼肉桂、當歸、八角、桂皮等等,價錢也不是很便宜。李念弟每樣要了一些。今天又要做肉又要做丸子,要用料酒,古代沒有料酒,李念弟打算就用黃酒替代,她想到明天的客人中還有楊先生,便打了二斤酒。
買完了酒,李念弟正好碰到路邊有擺攤賣魚蝦的,她一看魚蝦都是剛捕撈上來的,價錢也不算貴,就買了一條二斤多重的魚,一碗小蝦。看到賣豆腐的,她又買了一塊豆腐。
李念弟還想買別的,她一想到自己空間裡還種了不少菜呢,就先停了下來,她記得空間裡種了油菜、白菜、小白菜、菠菜還有蔥之類的,前幾天偷空進去看了一眼,好多菜長得都可以吃了。她記得已經長成的菜就有蒜苗、豆苗、白菜、小白菜、小蔥、油菜、菠菜。她之前一直不方便拿出來,現在正好拿出來一些,就說自己在集市上買的。
李念弟把所需要的東西買完以後,找了個人少的空地開始整理籃子裡面的東西,借著這個機會,她的籃子裡和背簍里多了不少水靈靈的蔬菜。
李念弟正在整理菜籃子,忽然聽見有人問道:「哎呀,小妹妹,你這些菜是在哪兒買的,可真新鮮。」
李念弟抬頭一看,見是一個生得白淨的大姐在笑眯眯地看著她問。
李念弟隨手一指路邊:「哦,剛才有個老大爺提著一籃子菜過來賣,我趁機買了些。他這會兒應該是走了。」
那位大姐一臉遺憾地說道:「可真是的,下次買菜就得來早些。」
李念弟收拾完畢,江氏也挎著滿滿當當一籃子東西回來了。
李念弟掃了一眼,基本上她們在家商量著要買的東西都買了。肉有五花肉,還有一隻小公雞。
她看到李念弟還買了魚和蝦,就說道:「我買了雞和肉就夠了,還有魚蝦是不是太費了?」
李念弟說道:「這魚蝦都不貴,咱們自己可以省,但是要麼不請客,要請了就不能太省。而且雞也有大用。」
江氏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
李念弟又說道:「而且我們還有一件事要干,就是咱們正好想想要在西市賣什麼吃食,可以順便試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