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京都的人,基本都去過白雲觀,一到節日,去白雲觀上香的人就絡繹不絕。杜子越以前也經常陪著自家奶奶到白雲觀去上香,因此對那裡印象很是深刻。
白雲觀可以說是歷朝第一大道觀,因其弟子眾多,許多弟子在出師後可能會選擇遊歷或者到其他地方的道觀繼續修行,所以想要到白雲觀去找尋道士合作並非全無可能。
從石溪村到白雲觀須得經過京都,到了京都,杜子越便邀兩人到自己家做客。寧啟和鄭雲去了杜子越家裡便知道,為什麼他們能養出杜子越這樣的人了。
雖然寧啟和鄭雲都是一介白衣,要說最好的成就,也就是石溪村的事業,和杜子越家這種有權勢的人家是萬萬不能比的,但是杜子越家人見了兩人也很客氣,沒有一點瞧不起他們的意思。
知道兩人便是杜子越信中經常提到的對他多番照顧的夫夫之後,對他們更加熱情,還讓杜子越多帶他們到京都遊玩。
休息一晚後,杜子越便帶著兩人遊玩,他們總算是見到了京都的繁華。兩人曾在中州郡城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到了京都才發現,京都的繁華程度是郡城完全不能比的。
白日裡,京都的街上一直熱熱鬧鬧,人流不斷,商鋪林立,在這裡你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
一個上午一條街市也沒有逛完,到了午時,杜子越便帶他們到京都最出名的酒樓吃飯。
鄭雲聽到京都的飯價都瞠目結舌,就連寧啟自認為見過世面,也被這飯價嚇到。
酒樓的小二知道他們是從外地過來的,便給他們推薦高粱酒,說這高粱酒是京都賣的最好的酒水,但凡來吃飯的顧客都要點上一壺。
寧啟和鄭雲親眼見到高粱酒在京都的火爆,很是高興,便依言點了一壺。
高粱酒上來之後,光是看外觀都與眾不同。這酒樓中的高粱酒是用精美的瓷器酒壺裝好的,每壺並不多,就連酒杯都是白玉酒杯。
本來兩人還覺得這高粱酒賣的甚貴,但是看到這酒杯,寧啟都覺得這價格怕是都在這上面了,喝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摔了酒杯。
不過這次的經歷,也堅定了寧啟想讓高粱酒走更加高檔路線的決心。從高粱酒第一次生產到現在,已經有五年了。寧啟每年都會窖藏一部分高粱酒,等酒發酵,變成更加醇香的酒液。最初的一批高粱酒也窖藏了五年,現在是時候拿出來賣了。
不過酒樓的飯菜上來之後,寧啟卻沒有那麼驚喜,這些飯菜雖說擺盤都很精緻,但是論口味來講,還是悅來酒樓的更好吃。
杜子越帶著兩人在京都遊玩了兩日,第三日才一起前往白雲觀。
他們來的這日是很尋常的一日,但道觀里上香的香客還不少,在路上他們就碰到了幾輛馬車,到了道觀,才發現道觀里人更多。
這些來道觀的香客不止有京都的,還有京都附近其他地方慕名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