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情況比預想中的好,手術很成功!」
王主任話音一落,便是一片「太好了」、「謝謝大夫」的歡呼感謝聲。
曲靈從王主任這裡得到好消息,立刻跑去奶奶那邊,守護在一旁,一路上聽護士講解的注意事項,跟其他人一起護送著奶奶回了病房。
曲奶奶恢復情況良好,住兩周的院便可以回家修養了。
出院那天,依舊是所有曲家人全體出動,圍著王主任站了一圈兒,仔細聽他講出院後的注意事項。
按照王主任所說,手術成功是一方面,但術後調養同樣重要,要增加營養,多吃豆製品、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洗身體,勤換內衣褲,不要乾重活,不要太勞累,要多多休息等等。
秉承著老師說的,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曲靈等幾個學生全都掏出紙筆來認真記下。
曲廣軍借了郵電局運包裹的板車來接人,將鋪蓋卷鋪上,暖壺、洗臉盆往上面一放,將曲奶奶背下樓,前拉後背的,眾人簇擁之下,將曲奶奶送去曲靈家。
不管是曲靈還是曲鐵民、黃春妮,都覺得讓曲奶奶在這裡養病更好。第一是這邊生活條件更好些,不像鄉下地方,到處都是土啊泥啊的,二是生活更方便,豆腐、肉啊,隨時都能去副食店買,還經常有些不要票的供應,最重要的是離醫院近,拿藥方便,複查方便,萬一身體有個啥不舒服的,能隨時過去。
曲奶奶自己也沒有意見,她雖然做完手術不久,但身體恢復得很好,自覺給曲靈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都沒有問題,絕對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正好陪著曲靈住一段時間。
曲靈再過幾天就去上高中了,高中可就離遠了,騎自行車的話,起碼得二三十分鐘,她能給孩子做早飯,讓孩子多睡一會兒,給她帶好中午飯,晚上回來吃現成的。
那孩子自己雖然能做飯,但都是隨便對付一口,不講究口味,做熟了就行,孩子正長身體呢,老這麼糊弄可不行,正好,給自己補充營養的同時,也能給曲靈補充營養,一舉兩得。
曲靈將曲奶奶在正房安頓好,黃春妮便開始安排著做中午飯,招待出了大力的曲廣軍等人。
這次過來,從老家帶了許多大米,還有菜蔬。
這些大米是留著年節和家裡頭來客人時吃的。
大米比雜糧的價格貴了幾乎一倍,交公糧的時候,生產隊都會選擇將更貴的細糧交公糧、賣給糧站,只留下少許細糧,按照人三勞七的原則,給每人發上一些。莊戶人家家裡頭平時以玉米、高粱為主,小片開荒的話,也會選擇產量更多的玉米、土豆。
7月份,蔬菜大批量成熟,光豆角子,就摘過來兩筐,還有茄子、青椒、西紅柿、黃瓜,這些蔬菜不光可以當才吃,也能當飯,比如燜豆角、蒸茄子土豆,頂飽得很。
黃春妮給左鄰右舍,還有李奶奶家都送了些,幫著曲靈還有曲奶奶多賺些人情。
1973年8月,曲靈戶口本上的年齡滿了16歲,也結束為期兩年的高中生涯。
拿了畢業證,曲靈去均州鐵礦走完了招工手續,正式成均州鐵礦的一員。
已經在均州礦工作兩年,成為一名光榮的車間鉗工的大堂哥曲樹強興致勃勃地給曲靈傳授經驗。
曲樹強進海州廠,用的是曲鐵軍的名額。
因著曲靈上了高中,擁有高中學歷的均州鐵礦子弟,想進均州礦的話,輕而易舉。曲靈不需要接曲鐵軍的班,那就空出個進廠名額來,正好曲樹強是初中畢業,符合招工的基本條件,肥水不流外人田,曲靈就把這個名額給了大堂哥。
曲樹強進廠後,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因著表現優異,他在為期一年的「青工營」新工人訓練後,被分配到了比較吃香的鉗工崗當學徒工,去年就已經轉正,工資從18塊調整為26塊。
礦上去年一年沒有大規模招工,今年招了三十名,都是初、高中畢業生,還有幾個接班的,年齡跨度比較大,從十五六歲到二十幾歲的都有。
兩年過去,曲靈身高躥到了一米七三,不說在女同志之中是鶴立
雞群的存在,就是在男同志當中,也不算矮的。但人很瘦,細高的身條,臉比以前黑了些,但仍比一般人白上幾個度,曾經白嫩的雙手糙了不少。
高中這兩年,在學習之外,她不光繼續宣傳隊的演出,在下鄉支農之時,也會頂著烈日,親自下地幹活,身體鍛鍊得更強壯了些,思想覺悟也更高,和農民階級之間的關係也更貼近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