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的情形與「過去」很不同,西爾維婭勢必清楚這一點,卻在選擇性地逃避。
現在的情況是……首先,那些「死囚」中恐怕有相當一部分都很冤,死刑的判決也還有餘地,如果他們能想辦法安撫住將他們扔進死牢的貴族就能逃過一劫,而若西爾維婭調他們去面對惡龍,這個機會就完全沒有了。
其次,王室的形象也已岌岌可危。
誠然這一點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早在現任國王的祖父在位的時候,平民們就已逐步對王室失去了信心;前任國王曾試圖力挽狂瀾,也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卻無奈英年早逝。
到現任國王繼位的時候,情況已惡化得很糟糕了,多虧有忒嘉拉,讓這種惡劣的情況緩解了很多。
而在忒嘉拉離世後呢?
在亞倫看來,雖然很多大貴族對前王儲斯卡——也就是現在的以撒恨得咬牙切齒,但他們其實很應該承認,這位理想主義的王儲有效地淡化了他們與平民之間的矛盾。
因為那時平民們寄希望於這位王儲。他仿佛黑暗中的一道光,讓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們幻想如果自己能熬到他承繼王位,艱難的生活就會出現轉機。
可現在,王儲已經「失蹤」三年了。
在這三年裡,西爾維婭這個與王室既無血緣也無聯姻關係的人,在平民眼中已然成為王室僅有的「正面形象」。雖然她不可能繼承王位,因而無法帶來以撒的那種希望,但她位高權重,手腕又比以撒更硬,平民們至少還可以因為她的存在相信糟糕的生活還有轉圜餘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西爾維婭因為一己私利將那些死囚推去送死——只要他們之中有一個人原本可以活下來,就足以引起軒然大波。
到時候,不僅西爾維婭一直以來的好口碑會被摧毀,王室也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亞倫作為從聖光輝騎士團辭職的團長,已不再效忠王室,可以不理會王室的危機,卻不能眼看整個王國陷入動盪。
可西爾維婭……
她理智、清醒、顧大局。
偏偏在關乎忒嘉拉的事上除外。
亞倫本來想通過「深思熟慮」說服自己相信西爾維婭不會那麼瘋狂,結果卻發現他越是細想,越覺得那些無可挽回的後果都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
巨大的危機感籠罩亞倫,半晌,他點開聊天框,找到西爾維婭,用故作輕鬆的口吻給她發了條消息:「嘿,西爾維婭,很抱歉剛才傷害到了你的感情。關於你的要求,我想我可以再考慮一下。」
「不過我猜你突然提出這種建議一定有原因吧?你為什麼想再次去探索惡龍,是不是聽說了什麼?我能了解一下實際情況嗎?」
——成年人之間,在堅定拒絕之後說出這種話,充滿了挽尊的意味。與其說是真的想幫忙,看起來更像顧及雙方多年的友情,因此找個台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