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們每份報紙用三張紙,算下來成本是一個銅元多一點,而他們報社出售報紙時,每份賣兩個銅元。
光賣報紙,七千份大約能掙五千個銅元。
現在他們每份報紙四張紙,成本有所增加。
但GG和銷量也有增加,反而可以多賺一些。
黃培成算著帳,已經決定,往後再接GG,一定要GG商加錢。
黃培成正想著這事,又有人找上門來,想買報紙。
黃培成喜笑顏開。
今日,《新小說報》多印了三千份,總印刷量已達到萬份。
若這一萬份報紙都能賣出,那上海日銷量過萬的報紙,便又多了一份!
第37章 後續情節
桑景雲和桑錢氏買好報紙, 又去買了四斤豬肉,一斤冰糖,這才往家裡走去。
回家的路上, 桑景雲抱著報紙,有些興奮。
《新小說報》編輯部的人, 大概是誤會了她的身份,以為她是個有名的文人, 於是在刊登她的小說時,用了標點。
這對她來說, 有極大好處。
一定會有很多人, 關注到她的這部小說。
甚至一些平日裡不看小說的人, 說不定都會讀一讀她的小說。
但走著走著,桑景雲心裡的興奮漸漸退去, 開始考慮一些別的東西。
她原本, 只想寫一部可以快速發表,可以掙到錢的小說, 並未多想什麼。
但現在, 她的小說這麼受重視, 她的追求,或許不該只有這麼點。
桑景雲覺得,自己可以想辦法,將這部小說寫得更好一些。
她有自知之明, 她知道她的學識, 絕對比不上這個時代那些讀了多年書的文人。
單論對文言文的理解, 桑景英都能超過她。
她初高中那會兒,學了許多古文,但時間一長, 就都還給了老師。
一些純文言的內容,她是看不懂的。
但她也有優點。
她敢打包票,她看的小說的總量,超過這時任何一個人,她寫過的小說的總量,也超過這時的任何一個人。
上輩子,她是真的很喜歡看小說,看書速度還非常快,若是看不用動腦的網文,有時一天下來能看上百萬字。
寫小說這一點,那更不用說。
網絡時代,一些小說總字數過千萬,但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能寫一部一百萬字的小說,已經很了不得。
而她寫了十幾年小說,加起來有兩千萬字。
這些小說,在文學性上有欠缺,但論調動情緒的能力,論感染人的能力,絕不會差。
尤其是對普通人來說。
小說可以給人力量,她可以更用心地去塑造孟佑,傳遞給人積極的思想。
她筆下的孟佑,本就是不管遇到什麼磨難,都不會放棄的,在之後的故事裡,她可以多進行相關描寫。
她要告訴讀者,風雨後,總能迎來彩虹!
還有就是這個故事的結局。
故事的結局,是桑景雲早就定好的。
她這書雖然叫《雙面魔君》,但她從未想過,要讓孟佑一直當魔教教主。
魔教就是一個殘害百姓的黑惡勢力,它不該存在。
這是她的想法,也是孟佑的想法。
只是,魔教壞,正道也不全是好人,孟佑的家人,就死在道貌岸然的正道人士手上。
在這個故事裡,還有很多武林人士,仗著自己武藝高強,不把普通人的性命當回事。
就像魔教擄掠幼童培養成死士,又比如正道人士在除魔衛道時,全然不顧受到牽連的普通人。
這些武林高手,就是武俠世界的特權階級和資本家。
有些武林人士還好,但也有很多人在擁有武力後,廣收門徒,直接就成了盤踞一方的惡霸,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這些武林人士不事生產,卻能擁有源源不斷的修煉資源,能培養無數打手,靠的就是壓榨他們所掌控的地區的百姓。
按照桑景雲的設定,當年是諸多武林人士,一起滅了名劍山莊。
一來是為了搶奪絕世武功,二來則是為了名劍山莊的財富。
孟家擁有一處鐵礦,還擁有頂尖的武器鍛造工藝,所以才被稱為名劍山莊。
孟家被滅後,鐵礦和鑄造工藝,就被那些人瓜分,那些人鑄造出大量兵器後,還搶占地盤,大肆斂財……
按照桑景雲一開始的設定,孟佑在掌控魔教後,會裝成不諳世事,武藝平平的年輕人,進入中原武林。
他會一個個,揭露仇人的真面目,將他們全部剷除,還會設下一個局,讓那些不干好事的魔教教徒和武林人士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