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兄台允我們同坐,可否共飲一杯?」徐鈺端著酒盞一本正經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邀人品賞珍稀佳釀呢!
同桌之人親眼看著他拉著小二打聽一刻鐘之後,選了味兒最淡的果子酒,此刻見他小小年紀偏又裝出一副大人樣,硬撐著走文人儒雅的路子,憋笑道:「小兄弟盛情,某卻之不恭。」
說罷端起酒盞與人碰杯,目光掃過對面的哥兒時,卻是一愣。
魏景行也被徐鈺的做派逗笑,抬袖掩嘴,眉眼間的笑意卻恣意流淌。
徐鈺察覺他動靜,胳膊肘微微一抬,拐人一記,喝酒後,捏起筷子幫忙夾菜。
同桌之人端著酒盞定定看著他倆,這一細看,才發現兩人著實不一般。
衣衫雖非名貴布料,卻也不便宜,可見家資頗豐。容貌不俗,氣度也非比尋常,不似小地方出生,至於用餐禮儀·······
好吧,用餐禮儀什麼的,沒眼看。
徐鈺、魏景行對著死貴無比的兩道菜大吃特吃,還時不時湊頭點評一二。
尤其是徐鈺,他對廚灶之事知之甚多,說起來頭頭是道。
」這草魚做的不錯,鮮的很。」
草魚腥味重,單清蒸,一個不慎就是滿盤腥氣。
可文昌樓這名曰鯉躍龍門的清蒸草魚,腥味很淡,可見有獨特的料理法子。
魏景行卻是不大認同,遺憾道:「這得三斤吧,用茱萸燴更入味。」
「燴魚,倒是頭一次聽說。」同桌之人好奇。
「就是魚肉切片後加茱萸花椒煮,吃起來麻麻辣辣的。」徐鈺解釋道,別人不知曉,他卻是懂,家裡做水煮魚就叫燴魚。
想當初,魏景行見他煮魚片還嘲笑糟蹋東西來著,等水煮魚上桌,一吃一個不吱聲!
同桌之人看向高台,問道:「看你也是讀書人,不去揚名嗎?」
翰林文斗其實與江湖比武一個道理,終歸都是為了名揚天下。
長安學子更是熱衷於參加各種文會詩會,為的不就是博個才子名頭,讓朝廷大員甚至是聖上太子知曉自己的才名麼。
府試在即,參考的學子來自西城府轄下各縣,藉此機會展示學識揚名的同時,還能結交有志之士。
試問,哪個讀書人不想廣交英才?
看著鬧哄哄的高台,徐鈺搖頭,「才學疏淺,就不去丟人現眼啦。」
同桌之人笑著搖頭,見二人只吃他們自己點的菜,暗自點頭,雖他沒壞心,但出門在外又是參考學子,謹慎總不會錯。
飽腹的同時,圍觀了一眾學子慷慨激昂地吟詩,徐鈺覺得,這頓飯,好像也沒那麼虧。
畢竟,既見識了廣受大魏王朝文人追捧的當筵歌詩這一雅致的酒令活動,又對同科有了些許了解,一舉兩得。
當筵歌詩還沒結束,兩人就辭別同桌之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