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草說:「被誇誰都喜歡。區別是,你誇女孩子她不一定相信,你誇男人誇得多誇張他都敢信。男人說白了就是個孩子,無論多大年紀的都是。」
宋知南對牛春草豎大拇指:「牛阿姨,薑是老的辣,你的眼光真毒辣。」
宋知南想起她家有一個親戚是公司銷冠,客戶群體以男人居多。據說她成銷冠的秘訣就是深入鑽研並靈活運用了《兒童心理學》。
她曾建議宋知南也研究一下這本書,討好一下上司,別整天整治老闆和同事。
可惜宋知南有討伐性人格,她知道男人喜歡什麼,可就喜歡跟他們對著幹。
不過嘛,現在情況變了。為了升職,也不是不能靈活運用一下《兒童心理學》。
等到回到家裡,宋知南把東西給分了,章無雙也分到了一份,她一路蹦躂著回家向爸媽顯擺去了。
宋知南把自己那份蔬菜分成幾份,再拿著評分表和表揚信,先去了談林的辦公室。
「談書記,我們演出回來了,我過來跟你報備一下。」
「哦,你們回來了,一切都還順利吧?」
談林表現得有點高冷,但對於宋知南這種事事報備的做法倒是不反感。
宋知南把蔬菜遞上去:「談書記,這是農場的人送的,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它代表著農業工人的情誼,是他們的一片心意。」
談書記心裡挺高興,但還是堅持原則:「心意我領了,東西不能收,你送到食堂給大家加餐吧。」
「好的。」
「還有,這是評分表和表揚信,農場宣傳科的宋科長非要寫,不寫不足以抒發他的感情,你看看。」
談書記飛快地瀏覽了一眼,這封表揚信寫得真情實感,他矜持地點點頭:「好,你們做得挺好。」
宋知南:「談書記,金獎銀獎都不如百姓的誇獎,這些農業工人們對我們非常熱情,還夸咱們紡織廠領導有覺悟敢創新想得遠。」
談林的嘴角微微翹起,誇獎誰不喜歡呢?
出了談書記的辦公室,宋知南又給吳廠長、孫副廠長和楊主席去送菜,說辭差不多,略有改動。
無一例外的,這些蔬菜最後都被送去了食堂後廚。
孫副廠長聽說宋知南也去了談書記的辦公室,嘴裡沒說,心裡卻琢磨開了。
談書記上次給宋知南做思想工作,聽說沒怎麼批評她,難道說他很欣賞宋知南?
宋知南這種人可不能讓對方陣營給拉攏去。
宋知南敏銳地察覺到孫副廠長對她的態度有所轉變,果然,還是領導們改變他們的看法比較方便,你看,他們不是已經開始改變了嗎?
第108章
因為有三八節文藝匯演這個由頭在, 宋知南和李群英現在非常自由。
工作日她們也可以在外面晃蕩,問就是在尋找素材和靈感。
不過, 兩人都是不願意浪費時間的人,也真的是在想新節目。
中間經過過年,再加上宋家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宋知南也沒空閒去想新節目。現在她有時間琢磨了。
她跟李群英坐在溫暖的陽光下,一邊喝茶一邊盤點最近發生的新聞和各種事情,看看哪個可以改編成節目搬上舞台演出。
李群英翻看著宋知南遞過來的婦聯工作記錄,指指王懷安和田容的案例說,「這個可以,挺典型的。生活中這種男人挺多的。大家印象中總覺得女人更愛嘮叨,其實男人嘮叨起來更要命。比如我爺爺和大伯就特別愛嘮叨,你干點什麼他們都能指點指點。我爸以前也愛嘮叨, 但被我媽鎮壓下去了。」
宋知南說:「那這個算一個, 回頭咱倆好好琢磨一下台詞。對了, 還得問田容要一下授權。」
「行。」
宋知南又說:「其實梅小玲的案子也挺有代表性。」
梅小玲的事李群英也聽說過,她搖頭:「我建議先不要, 她爸媽非常難纏。還有就是, 梅小玲家的事情有代表性但同時爭議性也很大。要是在台上演出,咱們會收到很多投訴。再說了,梅小玲只是悄悄來找你諮詢問計,若是公開了,不利於她的計劃和反抗。」
宋知南一聽還真是,這個先放著,以後再說。
宋知南突然想起了宋湘, 便跟李群英講了她處對象的事。
李群英一拍大腿:「這個真不錯,挺有戲劇性和啟發性。」
「我得問我大伯母和堂姐要授權。」
宋知南抽空去問兩人能不能把上次的事搬到台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