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林矜持地點了下頭,表示同意。
胡記者拿起相機先給談林拍了一張正面照,接著開始採訪:「談書記,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請問你打算怎麼燒這三把火?」
談林:「……」他都沒想好,怎麼回答別人?
宋知南在旁邊說道:「胡記者,這是紡織廠的機密,無可奉告。再說了,我們是紡織廠,什麼火不火的,不吉利。」
胡記者接著追問談林:「談書記,你對宋知南這種職工怎麼看?請問她在單位槓過你嗎?」
這個問題,談林能回答,他打起了官腔:「小宋同志怎麼說呢?她工作認真負責,很尊重領導,非常靠譜。我們當領導的都喜歡這種有自己想法並敢於表達的職工。」
胡記者一臉問號:「談書記,別的領導也是這麼認為嗎?」
談林:「我認為他們應該也會這麼認為。」
胡記者還想接著再問。
宋知南攔著他說道:「胡記者,我們談書記一向低調,今天已經算是破例了。」
說完,她轉過臉吩咐小朱:「快讓書記上車,呆會兒那幫記者蜂擁而至就麻煩了。」
小朱遲鈍地啊了一聲,趕緊拉開車門讓談林上車。
對面的記者們都在疑惑:那人是誰啊?怎麼生怕我們採訪到他似的?
不行,得去看看。於是,他們真的蜂擁而至了。
談林一直都在疑惑:他真的那麼引人注目嗎?
宋知南也上了車,小朱迅迅速把車調頭往回開,胡記者吸了一嘴的汽車尾氣。
第二天,談林的正面照就出現在了《青陽日報》上,雖然他沒說什麼有用的話,但記者嘛,總有辦法寫出很多似是而非的話。
談林看了一下,對他倒是有益無害。
接著,他也看到了其他報紙上關於三八節的很多報導,有照片有文字,宋知南在最顯眼的地方。
文中還提到了她的快板和演講,說她給婦聯帶來一股清新的風。
談林想起昨天宋知南的那番話:他們都是一類人,註定無法低調,這不,都同時上了報紙。
他又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宋知南上次問他的那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千里馬,伯樂,打開被動的局面,孫副主席,吳廠長,孫主任,都是一幫老油條。
他,空降的,年輕的書記,如果能有宋知南這麼一個年輕的、人緣不太好的手下應該也不錯。最關鍵的是她辦事能力強,敢說敢上,還很靠譜,事事都向他報備匯報。
周一的例會上,大家說完正事,楊主席再次正式提起,聯婦辦公室應該有一個婦聯主任,她認為宋知南完全可以勝認,並且向大家說了宋知南在在三八文藝匯演上的突出表現。
孫主任道:「三八節匯演的事我也聽說了,小宋的表現確實很搶眼,但也只能說明她在文藝表演和演講方面有才能,並不能證明她有當婦聯主任的能力。」
賀主任有點怒了,這要是換成一個男職工,這些領導還不把她誇成花兒?
楊主席給了賀勝男一個安撫的眼神,她心平氣和地說道:「老孫,我明白你的意見了。現在我們來聽一聽吳廠長孫廠長和談書記的意見。」
孫主任無奈又不甘心地閉上了嘴。
吳廠長慢條斯理地說:「我沒什麼意見。你們覺得呢?」
談林接著說道:「宋知南口才好,文筆好,工作認真負責,為人靠譜,她當婦聯主任完全沒問題。唯一的短板是年齡太小,但年輕有年輕的好處,有幹勁有衝勁,我們應該多多提拔年輕人。畢竟領袖說,年輕人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嘛。」
孫副廠長眉頭一皺,果然,他的直覺沒錯,談林想拉攏宋知南。
宋知南這人是一把銳利的刀,若是被對方陣營用來刺他們,那可就不好辦了。
想到這裡,他不再猶豫遲疑,便用堅定的語氣說道:「其實我早就想提拔小宋了,只不過是看她年紀小,想多鍛鍊她一段時間,現在看來,時機已到,我同意她來當婦聯主任,接管小賀那一攤子。」
廠里的一二三把手都沒意見,婦聯的楊賀二人又鼎力支持推薦,其他人不同意也沒辦法。
宋知南終於升了一級,從宋幹事變成了宋主任。
賀主任和楊主席都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消息傳到婦聯辦公室,何黛十分高興,她還擔心宋知南升上不去,廠里會再派一個主任來。至於她自己,她覺得她還不行,當領導可是要擔責任的,她現在沒信心擔起那一攤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