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群不置可否, 他們學校已經很有名了,也不至於要靠一個女生揚名吧。
……
第二天下課時,周好古語重心長地說道:「宋知南,我教你這麼久,雖然你有時候讓我很頭痛,但做為你的班主任,我真心希望你好。你要有長遠打算,比如說,你現在就需要考慮你的畢業分配問題。」
如果宋知南給校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肯定會影響她的前程。據他所知,魏書群並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人。對事不對人,說得簡單,但沒幾個人能做到。
宋知南考慮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周老師,我不在乎。自由一生是我的第二夢想。」愛咋分配咋分配,學校分配的工作,她還不一定看得上呢。
天大地大,到處是她家。她的草原她的馬,她想咋耍就咋耍。
接下來的幾天,宋知南突然安靜了,她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連抬槓都變少了。
胡記者那邊沒有及時給她回應,倒是《青陽晚報》有個記者給她寫信了,寫信的人是採訪過她的女記者,叫陸清雲。
陸清雲在信中直率地表示,想和宋知南交個朋友,以後互通有無,宋知南若有什麼事,也可以找她幫忙。
宋知南暗笑,陸清雲肯定是眼饞胡記者幾次三番地從自己這兒挖到好新聞。
人家主動跟她交朋友,她自然不會拒絕,朋友多了路好走。
宋知南很快就給陸清雲回了個信,說她剛好有一個新聞線索給她,不過可能會有些難度,因為證據不足,而且是跨省調查追蹤,難度很大。她建議對方可以跟胡記者合作,人越多越安全。
宋知南知道這件事不大可能立即有結果,便把此事放下,該幹啥幹啥。
同時,她也暗暗觀察著孫耀祖,越觀察,她越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是對的。
據她觀察,考到河西大學的農村學生通常有兩類,一是天生的學霸,哪怕學習環境很差,資源匱乏,也擋不住他們的光芒;二是資質中上,但學習極為刻苦認真。數學系和物理系有兩個女生就屬於第一類。馬招雲、張小鳳就屬於第二類。
孫耀祖哪種也不屬於,他身上沒有學霸資質,各門成績都是倒數。學習也不努力,整天上竄下跳說閒話搞事情。這種人能考上大學,怎能不讓人懷疑?
他說他家境貧寒,學校給他評的助學金是18元每月,可他又經常下館子,平時花錢也大手大腳。
宋知南只是抽空觀察一下孫耀祖,而且還不能讓他察覺,要不然,人家認為她舊情未了,那就噁心人了。
宋知南沒等到陸記者和胡記者的消息,卻等來了別的喜訊。
繼《燕京文藝》之後,《雜文周刊》也寄來了稿費和樣刊,《雜文周刊》的稿費標準高些,是按千字5塊的給的。
這兩篇稿子被精心修改後,文筆更加流暢,用詞也更精確,這些老編輯們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她之前的字數是每篇一萬二千字左右,精修後,有刪減,變成了一萬字。
兩篇稿子的稿費一共是100元。
周主編還給宋知南回了一封信,信中詳細地說明了刊物風格,收稿類型,字數限制。建議她以後投稿最好是五千字以下,當然,寫得特別好的,也可以破例。
周主編也給老朋友呂會琴寄來了當期的雜誌,呂會琴便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讀了幾篇文章,還點評了宋知南的文章:「宋同學的文章寫得很好,針砭時弊,有理有據,幽默犀利。
你要想在寫作的路上走得更遠,就不能不打好古文底子,宋同學,我建議你把《古文觀止》背誦一遍,再背誦一些詩詞,不用太多,三四百首就行,再加上四大名著打底,你的文筆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著宋知南,宋知南這次難得沒槓,「呂老師您說得對,我明天早上就開始背誦。」
呂會琴滿意地笑了,講完課,她順手把《雜文周刊》放在書架上。
一下課,同學們便去搶雜誌看。
沒搶到雜誌的圍在宋知南身邊例行羨慕:「稿費一百塊,好多啊。」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大家在學習之餘,也開始瘋狂寫稿投稿。投稿的人很多,但投中者寥寥無幾。
301宿舍的女生們也開始掀起了投稿的風潮,她們寫完還拿給宋知南看。
宋知南看了一圈,發現就趙清波有點寫作天分。魏秋月點評別人的文章時很有水平,但自己寫就一般。
謝欣然心細認真,搞校對是一把好手。馬招雲和張小鳳非常光刻苦認真,風格中規中矩,四平八穩,寫材料搞學術研究應該都可以,但寫小說總覺得差了點什麼。=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