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罵一夸,一推一拉,跟讀者的羈絆就深了。
喜歡宋知南的讀者們翹首以盼,等著書籍出版;厭惡宋知南的人準備買一套,搜集證據好好罵她;不喜歡也不厭惡宋知南的讀者心中也充滿了好奇,也準備買一套看看她到底寫了啥,為什麼那麼兩極分化。
宋知南的名氣越來越大,合作邀請也越來越多。
繼七一電影製片廠後,西齊電影廠也找上門來要宋知南去改稿,宋知南趁機又接了一個活, 301宿舍的女生們兩個活一起干。
王琳和於藍雖然是打雜的,但兩人樂此不疲。張小鳳馬招雲魏秋月趙清波四人更是兢兢業業。
宋知南今年暑假不打算回家了,準備專心寫稿。沒兩天,她收到了宋知夏和宋冬寶的來信。
宋知夏表示半年沒見了,她很想她,大家也很想她。
宋冬寶的信里滿是哀怨:「三姐,都一個學期了,你都不想我嗎?你哪怕不想我,也得想想小虎和黑米啊。我們仨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到暑假,你卻說你不回來了。我們好難過啊。」
宋知南想了一下,她對宋冬寶不怎麼想念,但她有點想她的小虎和黑米。
那就回去吧,她懶得寫信了,直接發了份電報,說預計7月16號回到家。
宋冬寶接到電報時還在上班,一看三姐要回來,激動得跳了起來,趕緊向管他的小領導請假。
小領導搖頭嘆息,這個宋冬寶啊,真是上班如拉縴,下班如射箭。罷了罷了,他不跟這種人計較。
宋知夏和宋冬寶揮汗如雨地在搞大掃除。
鄰居們一聽說宋大作家要回來了,二話不說就過來幫忙幹活。
王大爺嫌宋家門口的地面不平整,還特意找了塊好看的青石板鋪在地上。
趙大媽跑去市場買了幾盆月季花放在門口,院子裡大掃除乾淨了,大雜院外面的路也掃一掃吧。
劉大爺從家裡拿來幾個燈籠掛上,別人看他們院裡張燈結彩的,就有人問:「你們院裡誰家辦喜事啊?」
王大爺驕傲地說道:「喜事算什麼,是個人都能辦,是我們院裡的大作家要回來了。」
「誰啊?」
「宋知南啊,你連她都不知道。」
「她啊,知道知道。」
宋大作家要回鄉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廠區的人都知道了,緊接著,胡記者他們也知道了,必須得來採訪啊,幾家報紙也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了。
宋知南的母校——原來叫廠區聯合中學,現在更名為青陽四中。
四中校長聽說後,也開始琢磨起來了,首都有個四中,他們也叫四中,以後是不是可以對標一下?以前不敢想,現在學校出了個名人,可以想了。這一次務必得請宋知南來學校演講。
氣氛越來越熱烈,街道辦事處也加入進來:「咱們青陽市好不容易出了個名人,必須得好好保護,咱們去給大傢伙做做思想工作,要讓他們統一思想認識,不該說的別往外說,該說的使勁說。」
第140章
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開始行動, 他們首先得跟一批跟宋知南有「特殊交情」的人去談話。
第一個被談話的人就是馬五妮。
馬五妮斜眼看著工作人員:「你們啥意思,為啥不找別人談話, 就找我?難道我是那種沒覺悟的人嗎?」
「老馬同志,如果有人採訪你,問你宋知南的事,你怎麼說?」
「我怎麼說?我肯定實話實說。——我就說宋知南是個好同志,人大氣有心胸,我跟她作對,但她一點都不計較。還幫我治好了病。」
工作人員詫異地問道:「什麼?宋知南還會治病?」
馬五妮想了想,雖然現在政策寬鬆了,但搞封建迷信這事吧,明目張胆地說出去還是有些不太好。
於是她立即改口:「她治好了我思想上的病。」
「哦哦,我說呢。」
馬五妮之後是林光宗。
「林同志, 如果記者採訪你, 你知道該怎麼說了吧?」
林光宗不耐煩地說:「知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