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之辯
第二日, 卯時,稷下學宮正門前方的木鐸聲ldquo咚咚rdquo響起,大門開啟, 表示學宮新的一天再次歡迎四方賢士進入。
木鐸聲過後,大批人魚貫而入,人們迅速填滿了各個學館, 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學宮裡漸漸熱鬧起來。
今日的ldquo王霸之辯rdquo還是在游就館舉行,館中設有主位, 一般是閒置的,今日卻收拾打掃* 的很乾淨,還換了新坐墊, 看來是有貴人要來聽會。
除了主位以外,館中其他座位都沒什麼高低之分, 幾百人同時坐在一起,毗鄰而坐,中間設置一方高台,是給今日欲發表高見的學者坐的。離高台最近的地方, 會留出兩個座位, 王宮裡會派人過來,專門記錄下每場辯論的內容。
酈壬臣混在人群中,隨便找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此時中間的那方高台上已經坐了一個人,酈壬臣不認得,看來是從別國來的。
那人的表情有些緊張, 一副坐立難耐的樣子,叫人覺得奇怪。
又過了一會兒, 館中差不多都坐滿了,有一人出現在門口,此人身量中等,腰如鐵桶,上下一般粗細,皮膚棕黑,滿臉絡腮鬍子,一身薑黃色的士子服,看起來快洗到發白的樣子,腰佩一柄手掌寬的厚厚的長劍。他大步流星的走進來,也坐在了高台上原先那個人的對面。
這人一坐下,酈壬臣就明白了原先那人為何會緊張難安了,因為來的人是稷下學宮中出了名的ldquo鐵士子rdquomdashmdash孟悝。
今日的兩位主辯者都到場了,齊王也隨即出現了,這可是以前沒有的大新聞,人們一同端端行禮,等他進來作好。
老齊王的身邊還跟著很受寵愛的翁主姜於和小孫子姜勉。老齊王的癰疾看來很嚴重,自己無法行走,只能半躺在王塌上,由六名宦侍抬進來,放於主位上。
眾人行禮過後,老齊王便擺擺手,叫辯論開始。齊國的禮法教條不那麼嚴格,尤其是在稷下學宮這種學術氛圍濃厚的地方,不必每次開會都要國君先ldquo講兩句rdquo。
眾人重新面朝中心的兩位辯者坐著,為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先由那第一個到場的辯者發言:
只見他作了一揖,高聲道:ldquo在下魯國少正連,國為姓,阜氏人也,字季友。初來貴地,望諸賢賜教。rdquo
少正連,ldquo少正rdquo是官名,代表他在魯國現任或曾任過少正大夫一職。ldquo連rdquo是他的名,國為姓,便是姓ldquo魯rdquo的意思。阜氏人,表示他是出生在阜城的魯姓,ldquo季友rdquo是他的表字,從這表字可以推測,這人應當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因為ldquo季rdquo為老末,前面不知道排了多少個哥哥姐姐,但一定不少於三個,因為:伯/孟、仲、叔helliphellip季。
如此一來,這人的名字便有許多種稱呼方法了,可以直白的叫他ldquo魯連rdquo,但一般不會有人這麼叫,顯得不大尊敬。通常不熟悉的人會稱他做ldquo少正連rdquo、 ldquo魯季連rdquo、ldquo阜季氏rdquo、ldquo阜叔友rdquohelliphellip如果日後他的官階和學術地位更上一層樓,那還可以敬稱他為ldquo魯季子rdquo、ldquo阜季子rdquo等等。
在這個時代,一個士人往往有很多種稱謂,並且隨著地位的提高,稱謂也會衍生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