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因如此,國家大政便向資本產業傾斜,上有所好,下必從之,齊國百姓人人以置產致富為榮,由此便弱化了其餘的內容,例如軍事,例如國家信仰。
而軍事,正是ldquo戎rdquo的意義之所在;信仰,正是ldquo祀rdquo的意義之所在,此謂酈壬臣口中的ldquo國之大事rdquo。
國君的行政重心也應當圍繞大事展開,而不應該偏移到其他方面去,此謂酈壬臣所說的ldquo凡不足以講大事者,則君王不舉rdquo。
現在,齊王觀冬捕的意圖,不但不抑制黔首們置產致富的投機風氣,反而要親身參與到相關的活動中去,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
作為經驗豐富的國君,老齊王當然聽得出酈壬臣這些話的弦外之音。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由半躺改為坐起,宦侍悉心的攙扶他坐舒服了。他端詳著酈壬臣,思量片刻,聲音里染上一些嚴厲:ldquo酈生認為孤觀lsquo冬捕rsquo之行不足舉,那麼何事可舉?孤願詳聞之。rdquo
酈壬臣抬眼飛速偷瞟了一眼御塌上的老齊王,見他雖然語氣嚴厲,但臉上未見慍色,依然憨態可掬,心想看來這齊王與坊間傳聞中說的差不多,大概是一位禮賢下士的好君王的,平日裡,姜於也總這麼誇讚自己的父王的。
然而酈壬臣沒有瞧見的是,在她埋首的時候,齊王的眼神變得犀利,儘是滿滿的機關helliphellip
酈壬臣思考一會兒,道:ldquo舉國之事,應行之以軌,王上將納民於軌者也,不軌而行,是為亂政,亂政則國敗。rdquo
齊王點點頭,ldquo喔,請繼續,何為軌?rdquo
這是齊王在問她具體的行政方略。
酈壬臣接著道:ldquo至於軌者,其一,概春圍、夏耕、秋彌、冬祀,此皆民之本也;其二,又有三年而治兵,入旅而振,以訓軍實,此皆戎之本也;其三,更以昭學問、明貴賤、辨等列、順幼□□威儀等為上,此皆正民心、誠民意、聚民力之舉也。蓋此數點,願王上熟慮之。rdquo
酈壬臣一口氣洋洋灑灑列出三條大方略,七條小諫言,且每一條都不是空話,都是可以拿出來詳細研製方針的策略。
這可比稷下學宮裡那些士人侃侃而談、大發議論的ldquo王霸之辯rdquo聽起來有用多了。
一旁的酈淵也聽的心下震驚,他原先便覺得酈生之才遠在其他學宮士人之上,但未想到竟能才智敏捷到這般地步。酈壬臣的所思所言,水平不亞於任何一個齊國高級卿大夫。
一席話畢,齊王不由撫掌大笑,喜道:ldquo酈生所言極是,令孤醍醐灌頂也!rdquo
直到這時,齊王才意識到面前女子的不一般,酈壬臣短短几段話,竟比稷下那幫群賢辯論還要精彩。他怎麼早沒有發現淄城中還有這等人才呢?
ldquo酈生如今幾歲了?rdquo齊王微笑著端詳她,同時心裡轉著不為人知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