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2 / 2)

海上貿易這幾年的迅速發展又帶動了船舶業的發展,而船舶業的發達,讓大周朝的商隊能夠到達的地方也越來越遠。

終於在今年初,大周的商隊按照周錦鈺繪製的圖例,從外邦帶回來了第一批玉米種子。

而大周朝的北方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易於排水,且光照時間適中,比起南方濕潤多雨的氣候條件更加適合玉米種植,生長。

另外,北方地區晝夜溫差較大的特點也有利於玉米中澱粉和各種維生素的合成,產出的玉米營養價值會更高。

說起來,中原地帶的良田沃土幾百年來之所以得不到發展,一是因為自古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二是北方的外族經常入侵,連年戰亂的背景下,使得這裡的百姓長期得不到休養生息,人口大量流失外遷,大片土地閒置荒廢。

所以,無論是父親派劉永年在禹北大搞向陽花種植重修絲綢之路,還是大伯與女王聯姻,以便為大周守好西北大門的同時促進民族間逐步融合,其目的都是讓長期處於戰亂的北方地區能夠穩定下來,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從而南北聯動,開創真正的大周盛世。

周錦鈺初步想要協助父親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提高這個時代的整體農業水平。

第二、想辦法解決北方不能成為大周糧倉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黃河長年水患泛濫的問題。

「外公,咱們就在這家吃點東西吧。」周錦鈺指著路邊一處窩棚搭成的簡陋小吃攤道。

他們一行人四月份從安京城出發,如今已經是六月份,走走停停兩個多月,現在是來到了中原腹部地帶,也是黃河之濱,黃河水患多發之地。

蕭祐安本以為外孫所謂的遊學其實就是不想在宮裡被圈著,想出來玩兒找的藉口,哪成想周錦鈺竟然來真的。

這兩個多月以來外孫真就走村串鄉的堅持了下來。

為了清楚的了解到大周朝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被他爹養得如此嬌貴的外孫甚至親自跑到田間地頭,了解百姓們都種植什麼,用什麼工具耕種,如何施肥,如何灌溉,風調雨順的年景收成如何,遇上災荒之之年收成又如何。

他會把所聽到,所見到的都一一整理甚至是繪製下來,無比認真。

蕭祐安想不出歷史上有那位太子能如外孫這般實實在在為底層的百姓做事情。

他想,周二郎能做上皇帝,或許是因為鈺哥兒才是天選之人。

站在眼前的小孩兒黑了,也瘦了,甚至都用不著多麼喬裝打扮,站在周二郎面前,他爹怕是都不敢上前相認。

如今的鈺哥兒脖頸欣長,身姿挺秀,就像一株正在茁壯成長的小白楊,從內到外都透著青春年少的鮮活的氣息。

少年的身體雖然還未曾發育成青壯年的身型,可是他還帶著些許稚嫩的肩膀已經讓人覺得他可以扛起一些重量了。=quothrgt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装b失败后(abo 父子盖饭 高h) 我家小受死活不想变回人 优穴攻略系统 爸爸的脔宠(父子人兽) 【GB】妹妹的哥哥们 被禁止高潮后去当瑟琴主播 日翻总裁(女/攻) 淫荡人生短篇集 全息小饭馆[美食] 小皇子今天被灭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