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武覺得這還不夠,還需要提攜家族裡面的兩個弟弟。
於是他故意和兩個弟弟分家產,然後讓自己獲得了肥田美宅,兩個弟弟們則得到的又少又差。
這導致周圍的人都稱讚他兩個弟弟有謙讓的美德,反而鄙夷許武貪婪,於是這兩個弟弟又被成功舉孝廉。
這之後,許武就把家族的親朋好友召集過來,說這都是自己的苦心,他是在忍辱負重,為了讓弟弟獲得美名。
並且,他還把之前分得的財產三倍的分還給自己的弟弟們,於是眾人又開始稱讚他。
這屬實是一魚兩吃了!
同時期的人,還在想辦法把守孝變成三年十年二十年,讓自己有孝順的美名。
比如二十四孝故事裡面的黃香,他走的傳統道路是小小年紀幫助家裡做事,為父親準備納涼的蓆子,冬天酷寒先在被窩裡面把被窩暖起來。
最後讓自己傳出孝順的美名,這是屬於比較正統的出名道路。
但是東漢人發現,這種孝順簡直爛大街了,用這種方法孝順父母,根本就出不了名。
尤其是對於底層的寒門以及豪強出身的人而言,舉孝廉的名額都快要被世家大族給壟斷了。
所以他們開始玩出了花樣,既然要出名,那就要出名得驚天動地!
於是東漢的孝順行為藝術,炒作吹捧開始漸漸興起了。
漢恆帝時有個叫做趙宣的人,為了圖孝順的美名,在父母的隧墓中居住二十年,讓周圍人都稱讚他的孝順行為,然後被舉為孝廉。
結果被太守陳蕃查出來,他的五個兒女都在服喪期間生出來的,於是這場鬧劇被曝光了。
但既然有這種炒作,被查出來的當然只屬於少部分人。
有個東海孝子為了出名,每次一哭,海鳥就會飛到他的身邊。
當地的官員都感到驚訝,以為上蒼被他感動了,然後舉孝廉。
結果後來發現,這傢伙每次哭之前就給地上撒碎餅,於是海鳥就飛下來吃。
所以後來流傳出的什麼臥冰求鯉,郭巨埋兒,那都屬於後來人的爭相模仿了。
反正為了出名,不顧一切,不擇手段!
當然,到不擇手段這種等級了,其實都屬於上升通道非常難的那一批底層豪強和寒門。
事實上對於世家大族來說,舉孝廉還是輕輕鬆鬆的。
因為他們每個鄉里都有專門的清議團體,這些人會品評周圍人的品德才學,輿論權完全掌握在了當地豪強大族手裡面。
他們說你是孝順,那你就是孝順,說你有才學,那就是有才學!
所以,孔融讓梨一個幾歲孩子的故事為什麼能傳出來?
是因為大家都很八卦嗎?當然是因為那個圈子裡面都有這個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