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尚未徹底占領,諸位不會以為這種邊打邊搶糧食的事情能持續一輩子吧?若真如此,黃巾軍的未來何在?
要讓黃巾軍生存,就必須占領一地,發展農桑,實施有效統治,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真正的占據。
若連此等道理都不懂,只知搶劫官府糧倉,而不知天下還需治理,那與流寇何異?何必在此與漢軍殊死搏鬥?
倒不如做個山中的土匪,那樣日子豈不更加輕鬆逍遙?」
這嘲諷的話一說出來,剛剛說話的彭脫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他剛剛之所以提出意見反對,一方面確實是因為和漢軍仇視久了,他對漢軍有仇恨。
另一個原因當然是,他其實有點不滿一個女子來指揮他們這些大男子漢。
好歹他也算是一方渠帥,聽大賢良師的指揮改道向北,千辛萬苦的來到冀州會合,還保存了黃巾軍大部分有生力量,種種決定都表明他足夠尊重大賢良師了。
當然,他也知道楊家軍在中間提供了戰術配合,這一次也是楊家軍燒毀了糧倉。
總體上來說,楊家軍確實算是盟友。
但人心就是這樣,一個隊伍裡面誰當老大,誰當屬下,那是天然就會有衝突的事情。
其他幾個黃巾軍渠帥看起來沒有意見,但恐怕也有幾個在心中贊同彭脫的想法,憑什麼要對投降的漢軍好?
糧食那麼珍貴,誰願意給予曾經的敵人。
「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不知道兩位是否同意我的方案?」
張梁和張寶立即點頭,他們當初也對楊家軍有疑問。
可是幾個月接觸下來,這兩位雖然沒有對楊家軍俯首稱臣,但至少也算是非常信服對方了。
聽到這一個答案,楊秋笑而轉身看向了其他幾個人。
「大賢良師已經將戰場的決策權完全交給了我,以及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諸位渠帥到底還聽不聽從大賢良師的吩咐?
如果不聽從的話,現在就可以轉身就走,我沒什麼意見,就算之後的圍攻沒有殺死漢軍,我等楊家軍還可以退守并州。
可是黃巾軍接下來只能留在冀州以及往北前往幽州生活,到時候黃巾軍想要建立什麼樣的世道,諸位都可以自己來做,我楊家軍絕不插手。」
這番話一說出來,波才趕緊在旁邊開口了。
「諸位兄弟,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心中所願,無非是讓我們的兄弟們能夠活下去。
那些漢軍之中,也有許多是出身底層的庶民,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嘗盡人間苦楚的苦命人。
對於那些強硬反抗的,我們自然可以毫不猶豫地剿滅他們,但若是,他們願意投降,為何我們還要步步緊逼,不肯給予一線生機?
更何況,如果我們現在就心生嫌隙,不能團結一致,那麼漢軍定會如餓狼撲食,抓住我們內部不和的弱點,將我們一一擊敗,到時候,我們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