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見狀,他立即提出了心中的一個想法。
「陛下,其實那楊家軍無需過慮。如今其占據并州北部及幽州北部,然該地胡人眾多,尤以鮮卑人為甚。
楊家軍必將不斷受胡人侵襲,而胡人實力強大,恐無需我等漢軍出手,楊家軍自會被胡人所滅。屆時,陛下再派漢軍收復失地,豈非一舉兩得?」
張讓這番話一說出來,劉宏倒是思索了一會兒,然後下意識地反問了一句。
「想得倒是挺好,萬一那楊家軍和鮮卑烏桓匈奴人合作?到時候直接南下而來,汝等不會以為到時候京師還會安全吧?」
這番話一問出來,張讓被噎住了,倒是趙忠瞬間想了一個好辦法。
「陛下,鮮卑部落自檀石槐逝世後,一直陷於內亂之中。若陛下能親自出手,扶持其中一股勢力,鮮卑人自當為我所用。」
這建議倒是讓劉宏的眼睛亮了起來,他也知道,馬上就是冬天了,今年恐怕也無力再戰。
而明年春天再出戰的話,西羌的戰場,冀州的戰場,并州的戰場都需要漢軍,這樣分散作戰非常不利。
所以到時候還是要集中精力對付冀州的黃巾軍,并州有太行山的阻隔,實感力不從心。
但若是按照趙忠的方法,直接扶持鮮卑其中一個部落,到時候讓鮮卑人來不斷襲擾楊家軍,到時候漢軍再去圍剿,豈不是事半功倍?
「老趙,此計甚妙!速派人調查鮮卑部落的情況,挑選合適的人予以扶持。切記,此事需秘密進行。」
關於朝廷內部的事情,楊秋自然是沒辦法立即獲得這些消息的,而且這還是秘密商討。
此時的楊秋在做什麼呢?
當然是在忙著消化新打下來的土地,這裡面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安排了。
當初漢軍內亂之後,大概有一半人死傷了,不過這個數據也不夠精確,因為主要是黃巾軍的人統計了屍體。
這其中有沒有水分,楊秋也不知道。
至於投降的人為什麼就一萬多人,因為有些人直接四處潰逃了,他們不想投奔反賊,也不想死在戰場上,所以突圍了出去。
而這些人楊秋也沒有追擊,畢竟她就三千多人,逃出去的都是勇猛的那一批人。
強行追擊過去,反而會傷亡慘重。
所以,楊秋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在漢軍全部都逃竄之後,她立即指示張遼和荀諶出兵占領北邊那幾個關隘出口。
這是最好的時機,漢軍沒辦法援助,他們可以完全掌控北方。
所以接下來,楊秋就帶著一萬多人回到了并州,然後開始安排這一萬多人接下來的生活。
這種事情自然是非常繁忙的,由於雁門郡已經安排了許多人,所以楊秋讓這一萬多人主要安排在了代郡和上谷郡。
這一次,由荀諶來負責這兩個郡的事務。
鄧容手上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楊秋也不想太過壓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