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2 / 2)

第75章

國家大事,在祀在戎。

對於一個國家政權的而言,最大的事情就是戰爭和祭祀。

當然,戰爭其實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武力強否,這決定著這個國家是否能繼續存在下去。

至於祭祀,要按照原本的意思,那就是分祭肉之禮。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意識形態的變化,祭祀這件事情,也意味著國家意識形態是否統一,這個政權是否具有合法性。

所以不管怎麼說,祭祀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上到天子王侯,下到平民,都有自己想要祭祀的神靈祖先。

所以在意識形態上,首先就要確定在戰爭當中犧牲人的身份地位,他們不應該被視為戰場上的螻蟻炮灰,而應該視之為英烈。

這個觀念以前沒有,但從楊秋開始之後,以後就會有專門的人給這些犧牲的人祭祀香火。

在漢朝,很多人還有一種視死如生的觀念。

所以,他們非常注重身後事,認為死了之後就是進入另一個世界得到永生,輪迴的這個觀念還不是很流行。

雖然佛教已經傳進來了,但現在實在是不成氣候。

因此,厚葬在漢朝是一種習俗。

若是把葬禮辦得太簡單,周圍的人恐怕要對你口誅筆伐,這導致有許多真孝子因為給父母辦葬禮最後變得一貧如洗。

楊秋暫時沒辦法馬上轉變觀念,但這不是有張角嗎?

太平經的經義已經修了許多了,根據楊秋的暗示。

萬物都有輪迴,有生就有死亡,死亡之後就又是新生,提前加入一些輪迴觀念,不要再讓人有太多追求永生的想法。

當然,真正永生的人,按照太平道經義的故事,那就是對這個社會有大貢獻的聖人。

那些人最後會飛升成神得到永生,反正先這麼忽悠著來。

不過,思想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這些東西只能作為輔助暗戳戳地來,

至於這種想法是否太過迷信?那當然算了。

但若是想在這個時代開啟掃盲教育,讓他們建立科學觀,那實在是白日做夢。

與其未來被其他教派侵襲,還不如自我改革,給普通人一種心理慰藉。

反正目前的經義已經改了許多,普通人只想追求一個心理慰藉的,看看那些奇幻的神仙故事就足夠精彩。

想要尋求真理的,那就慢慢看,到時候自然會發現很多故事當中的自然現象揭示。

而楊秋讓人趕修的英烈祠,終於在新年之前修好了。

「將軍,黃巾軍的波才渠帥到了。」

最新小说: 金家的美人(双/np/乱伦) 我兄弟成了个轮椅大佬 末世之执手 和白月光先婚后爱了 高敏感女孩 协议结婚后,拒绝离婚 心许万年(伪快穿) 猛兽隔离区(校园1v1) 《她的半纱裙 (校园 1V1 H)》 《穿成黑化男主的小嫂子(叔嫂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