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羌人來做客,董卓都會殺宰牛羊宴待客人,對待他們的態度也頗為豪爽。
所以過去這些年,董卓下面的兵卒有很多甚至都是羌人。
可是在兩次漢軍平叛的過程之中,董卓都站在了朝廷那一邊。
尤其是這一次,董卓又帶了許多漢軍過來,對待他們的態度直接變成了瘋狂屠殺。
雖然羌人也沒有輸得很慘,再加上他們羌人聯軍之中有幾個漢人名士作為首領,所以目前形勢還沒有一面倒。
兩邊可謂是相持著。
但這種感覺很不好受,沒辦法前進,更沒辦法後退認輸,兩邊都沒找到突破口。
所以漢軍和羌人聯軍也在愁呢,這麼下去實在是誰都討不了好。
「這董卓率領的軍隊實在是厲害,我們雖然沒有輸,但傷亡很嚴重。」
聽到這個答案,楊秋瞬間笑了起來。
「羌王,我倒是有個好方法,若是朝廷能把董卓調走,換成其他人過來,到時候豈不是有利於你們?」
他們也想董卓離開呀,但哪有那麼簡單?
不過既然楊秋這麼說了,唐枸也感興趣地問了起來。
於是楊秋笑眯眯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然後兩邊瞬間達成了坑人交易。
唐枸覺得自己這一次收穫頗豐,可謂是三贏。
又交易了必須需要的糧食食鹽等物品,又獲得了高產糧食種子,然後還有了把董卓趕走的方法,完全不吃虧呀。
這楊家軍實在是一個不坑人的合作對手,太實在了
而且楊秋的態度還非常好,唐枸帶領著大批物品離開的時候,楊秋還親自將人送出了幾里遠,主打的就是一個熱情好客。
當然,除了合作坑董卓,楊秋不可能白白送給對方糧食等物品。
所以她這邊又獲得了諸多的牛羊馬匹
一旁的鄧容看著唐枸帶領著的一群人已經徹底遠去,她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將軍,雖然按照你說的,紅薯這種東西不易保存,不如多種植小麥和粟等。
但對於飢餓的人來說,吃紅薯怎麼都比啃樹皮和泥土要好,至少讓人不至於餓死,這真的不是在幫助他們嗎?
而且羌人保密能力很低,恐怕紅薯的特性會會傳播到天下各地。」
看來鄧容很擔憂這件事情,楊秋笑著問了這樣一件事兒。
「盛嘉,我希望敵人的實力不要太過強大起來,但不是希望他們全都餓死。
等我們以後有能力打下西邊的土地,又或者有能力東進中原,結果這些地方的人卻因為戰爭饑寒死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