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楊秋未曾在并州造反,實際上後來也有不少胡人占據了北方的土地,而彼時朝廷竟不管不顧。
但今時不同往日。
這楊家軍居然悍然入侵上黨郡,還霸占了壺關關口!
只要楊家軍願意,隨時能揮師南下,直逼京師洛陽。
而此刻,中央軍一部分在西羌戰場拼殺,另一部分在幽州鏖戰。
當下洛陽的防備極其空虛,倘若楊家軍此時一鼓作氣,徑直攻打洛陽,那漢朝可就真完了!
雖說屆時能撤退遷都,可這會大傷元氣。
要知道,那時全天下人都會知曉漢朝丟了京師,沒了朝堂的威嚴,往後哪還有能力指揮地方軍隊,更別提掌控地方軍閥了。
即便當下的眾人都不知後來劉協淪為傀儡天子的情形,但也清楚周天子的落魄。
失去了中央朝堂的威信,天子會有多悽慘,劉宏心裡清楚得很。
所以,得到軍報的劉宏再次被氣得口吐鮮血!
相較於上回黃巾軍作亂,感覺皇位不保,此次劉宏甚至覺得自己可能得從洛陽狼狽逃亡。
更為要命的是,朝廷里居然有人商量著遷都,這等屈辱之事,劉宏怎能容忍?人家還沒打過來呢!
朝堂之上,劉宏怒目圓睜,衝著大臣們吼道:「楊家軍已占據壺關,朕的洛陽危在旦夕!爾等有何應對之策?」
太尉鄧盛趕忙出列,拱手道。
「陛下,如今局勢危急,楊家軍來勢洶洶,洛陽守備空虛。臣建議暫且遷都,以避其鋒芒。」
劉宏聽罷,怒不可遏。
「荒唐!都城豈能說遷就遷?這天下還沒有完!」
司徒張溫緊接著說:「陛下息怒,當下洛陽兵力不足,糧草匱乏,若強行堅守,恐難擋楊家軍攻勢。」
劉宏瞪著張溫,厲聲道:「朕養你們何用?竟只知退縮!」
司空袁隗也站出來說:「陛下,遷都之事可從長計議,當務之急是抵禦楊家軍,不如讓朱儁、曹操立即撤軍?」
這個建議倒是得到了眾人的同意,於是,最終的策略是趕緊把幽州的漢軍撤回。
至於西羌戰場的漢軍,最好也撤回一部分,再在洛陽周邊募集兵卒。
畢竟,沒有什麼比保住洛陽更重要,先解決上黨郡的楊家軍,這才是關鍵!
因此,劉宏趕緊頒布旨意,責令朱儁和曹操速速撤軍回援。
否則就憑朝廷中央軍如今空虛的狀況,劉宏都懷疑朝中有些大臣會趁機讓他死在洛陽,然後另立皇子為天子。
劉宏身為天子不傻,深知大臣中有不少人恨他。
黨錮之禍後,已與許多黨人離心離德,這幫人巴不得換個傀儡皇子做天子。